当初自己的农民父亲取名,女孩就叫花的名字,什么海棠、冬梅啊,在村镇里叫叫还行,像吉利这样以后要走官道的人,还是取个好听的名字才好。
“就叫张翰泽,你看怎么样?”海棠望向了公孙曜。
公孙曜想了想,道:“翰林之才,泽被天下。是这个意思吗?”
海棠点点。
“还不错。”公孙曜赞同道。
海棠高兴的望着吉利:“你喜欢吗?”
吉利皱了皱眉头:“虽然绕口点,不过听着还不错。就听姐姐的吧。”
“小家伙!”海棠笑道:“什么绕口?这名字好,以后就指着你拔仕翰林,泽被天下呢。就这么说定了,回头让你姐夫给你去户籍所改名字去。吉利就做你的小名留着。”
一切都按照海棠的吩咐,吉利便成了小名,从此以后大名就叫做张翰泽。
没几日,果然传来了太子登基,大赦天下的消息。
所有田地税费全部减半,贫困地区税费全免,这下子,举国的老百姓都高兴起来,将当今的天子称颂了一番。
入秋之时,漱玉山庄几个山头的草药都大丰收。公孙曜又雇了不少人,才将草药收割完毕,紧接着仁生堂的伙计又加班加点的加工药材。
等这些弄完的时候,海棠已经叫绫罗去同沈靖联系,请他派出镖队准备护送药材上京。
与此同时,公孙曜也得到了京城顾三爷的消息,宛城的药材也大获丰收,已经先送了一批药材往华北去了。
吉利已经开始收拾行囊随时准备跟着车队走了。
眼看着要入冬,海棠亲自给吉利准备了几件锦袄,又专程送外地货商那里购买了一件黑狐皮裘,都用藤箱子给吉利装着。
这天,秋风一阵阵的吹着,落叶纷飞,金黄的落叶仿佛蝴蝶般随风飞舞。
十几辆草药车辆都是去往京城的,吉利要走,冬梅和楚鸿光特地过来送他。
吉利专门乘坐一辆青帷马车,幺儿同他一起。
他瞧着藤箱子都已经搬上了马车,便从马车上跳下来,跟两个姐姐道别。
少年人第一次出家门,都是充满了兴奋和激动之色的。
海棠拉着他的手,叮嘱道:“进了京城第一件事便是要跟碧柳姐姐联系上。我已经给她写了信,她到时候会去接你的。你要是一时没碰到她,便去城里的上膳楼和一品糕店子,那里是姐姐的店子,肯定
能找到人。”
“姐,你放心,我肯定能找到。再说你不是给了我他家的住址了吗?”
海棠点点头,其实碧柳细心,只要碧柳照顾,她也没什么不放心的。
她看看冬梅,只见冬梅说:“你去了可得好好读书,考太学便好好考。京城漂亮姑娘多,你可别迷花了眼。”
这话把吉利说的脸红,瞪了她一眼:“二姐,我是那种人吗?”
车队已经整装待发,这边叮嘱的话也都说完了。
海棠叹了一口气:“行吧,你也该出发了!记得有空要回来看看。”
吉利用力的点了点头,眼底也有些发红,转身上了马车。
看着车队渐渐远去,海棠想起自己才出嫁送了冬梅,现在又送走了吉利。
所谓的,天下没有不散之宴席。
直到车队的影子消失在天地之间,公孙曜拢了拢她肩头的披风,道:“风大,该回去了。说不定雪儿还在家里哭着要你呢。”
海棠点点头。
半月后,便收到了吉利的回信,他已经到达京城,在碧柳家里住着,碧柳照顾他也照顾的很好,如今他已经考进了太学,只等收拾东西就可以进太学上学了。
吉利如愿以偿成为了太学生,海棠也替他高兴。
灯火下,海棠攥着吉利写回的家书陷入了沉思。
成了太学生,将来极有可能走上仕途。
她转头看了看坐在桌边低头看医书的相公,相公是可以入仕但自己退出了,如今吉利却是一头钻进去了。
“你说吉利将会来会怎么样?”她问公孙曜,他不是会看星相吗?
公孙曜抬头看了她一眼,淡淡一笑:“人各有志。不管将来会怎么样?只要吉利做的是他想做的事情,不就够了?”
海棠思考着这句话,觉得也是。
公孙曜从袖子里取出了一封信,递给了海棠:“这是我今天刚收到的。你可以开始算算账了,看看咱们今年能进多少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