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金何氏见周嬷嬷开口,面上一喜,很自然地认为沐书瑶这次肯定得同意,连那老嬷嬷都开口了,她好驳了人家面子去?
可是她却丝毫没想到,越是大门大户,越是把地位等级看得重,沐书瑶无论怎么样也是主,周嬷嬷是仆,而且也是她让沐书瑶挑人的,现在听了她的警告,自然不会多言。
“张婶,我和小芳关系向来很好,不知道你舍不舍得让她跟了我。”沐书瑶不再理会金huáng色氏母女,转头问张王氏。
“可以吗?我家小芳啥都不会。”张王氏闻言有些局促地说。
“对啊,她家小芳哪及得上我家金花能gān,我家金花的女红可好了……”金何氏一听忙开口。
“我是找伺候丫鬟,不是找针线女工,金婶,你确定你家金花会伺候人?”沐书瑶这回不客气了,整个石蚌村谁不知道,金何氏把金花当小姐一样娇养着,别说伺候人,就连平常家里的活计都不碰一下,这样的人能当丫鬟,别搞笑了好不好!
金花听着人群中隐隐的嗤笑声,眼眶一红,满面委屈地看着沐书瑶,“书瑶,我有什么不好的,你不是大小姐吗,我听说大小姐身边除了贴身丫鬟,还有不老少的小丫鬟伺候,我就去陪你说话解闷,就像以前一样不好吗?”
见周嬷嬷又要开口,沐书瑶抢在她前面,似笑非笑地开口:“你的意思是,小丫鬟伺候我,同时也伺候你?你是去当丫鬟还是当小姐的?周嬷嬷,要不我不回去了,你们把她带走吧!”
正文 第十二章 老马才识途
因着挑丫鬟的事,一行人又在石蚌村耽搁了半天,最终村长找来金牧,让把自己的娘亲和妹妹领回家,别在这儿丢人现眼。
沐书瑶也选了二丫和张小芳一起进京。
对于自家女儿离开自己身边,张王氏还是有点不舍的,可是一来她家孩子太多,如果碰到个不景气的时候,留在家里只能让她饿肚子;二来张有庆不知是怎么劝自家娘亲的,竟是让她同意了。
而另一边的二丫,她的婶婶虽然不qíng不愿,但看到送到她眼前的银子时,她那点不qíng愿也烟消云散了。
于是二丫改回原来她爹给她取的名花蕊与张小芳一起进京。
周嬷嬷其实不太在意最后倒底是谁跟着沐书瑶进京,反正都是未经训练的乡下泥腿子,能好到哪里去,只是这两丫头好像比那个什么叫金花的沉稳一点。
晃晃dàngdàng的马车里,从用过晌午饭到现在马不停蹄的折腾,让沐书瑶有些疲惫地靠在窗边闭目养神。
“瑶瑶姐,渴吗?我给你倒杯水吧。”张小芳畏畏缩缩地看了沐书瑶一眼,伸手就要去拿座位前面的茶壶。
“错了。”此时,坐在旁边的周嬷嬷却忽然出声。方铁柱负责赶车,他媳妇也一起在外面陪他。
此时车里只有周嬷嬷和沐书瑶三人。
张小芳吓了一跳,怎么就错了?手都僵在了半空中。
周嬷嬷挑着小三角眼,不屑地说:“你们现在已是二小姐的丫鬟,所以这称呼上就错了, 在路上我就不与你偿计较,要是到了府里还改不过来的话……”后话的话她没有说下去,一双小眼睛里却she出yīn毒的光。
沐书瑶见张小芳吓得一脸惨白,不由得勾了勾辰,这周嬷嬷是借着教训小芳她们,验自己吓马威呢!
不由得勾了勾唇,看来这个周嬷嬷是来者不善啊,看出小芳比较胆小,专挑着软柿子捏,而且她这话说一半藏一半算什么意思?是要看着小芳她们到府里出丑犯错?
随即递了个眼神给花蕊,只见她微点了下头,拉着小芳轻声地说了几句,说得她连连点头。
周嬷嬷一时弄不清这两个小丫头在搞什么鬼,直觉得是沐书瑶示意的,可是当她往那边瞧去时,发现沐书瑶仍然闭着眼睛,像是一点也没听进去她们这里的对话一样。
从西北到京城极远,快马加鞭日夜赶路,最少也要二十天。
马车从石蚌村先往北绕出石蚌山之后往西走一段,经过平喜镇,然后折向南就上了官道。
沐书瑶不熟悉天璃国的地貌,但东南西北还是分得清的。
马车行了近五天左右的样子她就觉出不对劲,往京城是一路向北,可为何在出了合景府后突然就转了南?
“周嬷嬷,我们这要多久才能到京城啊?”沐书瑶伸了个懒腰,状似无意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