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用过早膳后,刘梧桐带来最新消息,京都已经关闭了城门,现在外面的人员禁止入内,里面的百姓也不可以出城。
城外也有禁卫军统一带着口罩和手套,每天都与百姓们一起,寻找在洪水中丧生的的百姓遗体,全民行动起来,速度就是快。
然后就是处理尸体,天璃已与外海通商多年,许多陈旧的观念都有了改变,大家一听说火化的好处,便也没什么qiáng烈的抵触,虽然死者为大,可是活着的人更重要。
与此同时,罗皇也加派人手在京郊建起来一个五进的大院子,才用了几天就完工了。
建好之后,那些发烧发病的百姓都被安排在了院子里,由很多民间的大夫组成一个队伍看诊。
京城内的大街上平日也有坐堂大夫,免费的施药,百姓qíng绪也稳定了很多,渐渐也对未来开始新的憧憬。
因为办法有效,民怨减少,罗皇的心qíng也好了不少。
时间一晃推进到七月,正是酷暑难耐,京郊的疫qíng被彻底消除,百姓们的脸上渐渐有了笑容。
也因此,罗皇决定好好办一次月夕宫宴,与民同乐。
沐书瑶对这个倒没什么在意的,不就是过个中秋嘛,犯得着那么兴师动众的吗?
不过听说沐老夫人特地赶在月夕宫宴前回来,休息了一天之后就给沐书瑶递了贴子。
沐书瑶虽然不待见沐府的人,可是老夫人这次是带着叶姨娘和沐婉婷一起来的,她也就勉为其难地见了一见。
谁想老夫人一见到沐书瑶就是心肝宝贝的大哭,嘴里还数落着王夫人的不是,把她bī出沐府云云。
沐书瑶觉得腻味,老是听这几句,任谁都觉得不耐烦,何况老太太说道衙来,竟把话题扯到沐嫣然身上,说她最近学规矩如何辛苦等等。
“祖母,大姐姐不是一直是沐家的希望吗?学好了矩才能,才能配得上她的身份不是。”沐书瑶在心里暗叫庆幸,幸亏收嘴收得快,不然就说成了“卖得好”了。
不过想想这些古代的女子,哪一个不是被家族待价而沽的,自己的想法也没错。
她在心里给自己扮了个鬼脸。
“话是这么喝说没错,可是那两个嬷嬷也太不讲qíng面了,软硬不吃啊。”沐老夫人看着这个一段日子没见的孙女,只觉得她眼神中多了一抹凛厉之气,着实让她不喜。
沐书瑶坦然地看着老夫人,眼神没有半分退缩地说:“听说那两位嬷嬷是皇后娘娘派去的,想来到娘娘也是为了大姐姐妹好。”
“哪里是为她好,两个嬷嬷这些日子以来,把嫣然折磨得身上一块好地方都没有了。”老夫人见沐书瑶不接她的话茬,只好把话再说明白一点。
正文 第三百十二章 请贴风波
沐书瑶才要说话,就见一个小丫头进来回禀道:“公主,宫里有位姑姑求见。”
“请进来吧。”沐书瑶淡淡地道。
老夫人见沐书瑶连迎接的意思也没有,不由得气道:“瑶丫头,再怎么说,那位姑姑也是宫里头出来的,你也不能这么托大吧。”
沐书瑶却是不气不恼,淡定地拿起桌上的茶子,抿了一口茶才道:“祖母何必如此焦急,宫里时常有人出来找我,若是每个人都要我亲自去迎,那还不得累死啊。”
闻言却把老夫人噎得说不出话来,瞪大眼睛看着沐书瑶。
正这时候,门帘一掀,有个宫装少女在小芳的带领下款款而入。
老夫人见了,竟也不管身处何处,有些激动地迎到前面,主动与那小宫女打招呼:“哟,今年往各家送名贴还是这位姑娘,一年没见,姑娘真是越长越好看了呢。”
?那小宫女的眉头不着痕迹地皱了一下,随即立即展了一个灿烂的笑容,先冲不远处的沐书瑶俯身行礼:“奴婢见过清婉公主。”
得了沐书瑶的示意才转身向老夫人行礼:“见过沐老夫人。”
老夫人赶紧亲自伸手去扶:“快别客气。”
她之所以认得这宫女,是因为每年差不多这个时候宫里都会有派送名贴的马车驶向京中各大府门,马车里也一水儿的是清秀小宫女,所派送的名贴,便是盖着皇后娘娘凤印的月夕宫宴邀请贴。
一般来说,这种贴子会以家庭为单位下派,家中祖母、嫡母及嫡子嫡女都有份参加。
而沐家往年基本是老太太和王夫人代表了,再之前沐书瑶的母亲姚氏也去过,却不知今年这贴子上都邀请了哪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