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为此,乡绅和地主可是做了jīng密地筹划,这对双胞胎的爹爹是个赌徒,赔光了家里的银子,所以答应jiāo出双胞胎,只要能替他还了赌债,并且给他一笔银子。
有了银子做什么不行,可以娶几个水嫩嫩的huáng花闺女,生个十个八个的,对于自家孩儿什么命运,他一点都不担心。
到场的百姓,大部分人也知道活人献祭的说法,在龙凤胎掉进河里的时候就明白过来,谁也不想和地主乡绅对着gān,再说加固桥身也是对他们有利的事,所以即使受到良心谴责,依然选择沉默。
“怎么可以这样!”
红雪红了眼睛,心里感到深深地悲哀,这对龙凤胎的爹爹太不是东西,怎么可以这样做,一点不关心自己孩子的命运,都说虎毒不食子,这样的人根本不配做人的爹!
马车里,气氛沉重,红雪斜睨了单于诚一眼道:“诚王殿下,这种残忍的事你居然不知道?”
单于诚立即举起双手,以示清白道:“夫人,为夫真的不知道,你知道以前为夫一直在边关,怎么知道京城附近还有活祭一说。”
一听红雪称自己为诚王,单于诚就知道自己的媳妇生气了,忙安抚道:“我立即派人送信回去,让单于琰来管管这事,你别生气了,气坏了身子,心疼的还是为夫,对不对!乖啊!咱不生气,咱让皇上把这个陋习取消掉。”
“青梅,你看着处理吧。”红雪才不去理会单于诚的讨巧卖乖,叹了口气转头吩咐道。
这样的事qíng,在古代不算是新鲜事。
人们愚昧,迷信,对祖辈流传下来的东西,深以为然,也是因为这样,才缺乏创新,永远都是老一套,社会制度闭塞。
祖传的手艺都是传,没有人愿意拿出来共享,就是种地这样的小事,那些老庄稼把式有经验也不愿意教导别人,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
第九十三章农家
桥上允许通行,红雪一行人顺利过桥,马车在雨里,行进的缓慢。
走了很远,红雪似乎还能听到那妇人跪在桥头哭天抢地的声音,她qiáng迫自己不要回头去看,因为看了也没用。
她能gān什么?给那妇人一笔银子?但是有用吗?银子买不来她的孩子,也不会让那颗绝望的心温暖一点,只能希望龙凤胎活着吧。
马车在雨里,行进的缓慢,一直到掌灯时分,还走在荒郊野外,看来今夜只能找一户人家夜宿。
“老爷夫人,看来咱们只能找一户人家,我们宿在马车里面就可以,找个院落大的停进去,等明日一早咱们就起程如何?”云安过来禀报。
单于诚知道红雪心qíng不好,一直握着她的手,给予她无声的安慰,现在听到云安的声音,也只是淡淡地“嗯”了地一声。
众人来到一个村落,找了院子最大的一家,不过这家人黑着,也不知道里面有没有住人。
“有人在家吗?有人吗?”
云安打着油纸伞下了马,拍着门板,片刻之后,里面应答一声,“有,是谁啊,等一下。”
约莫过了一刻钟左右,里面才有人应答,一个妇人穿着蓑衣戴着斗笠,打开了院门,看见外面那么多人,吓了一跳,“这是?”
“大姐,我们是路过的,因为下雨天马车行走缓慢而没能出城,想要在您家借宿一夜,不用担心,只要能腾出一间屋子给车夫住就可以,我们会宿在马车里的。”青杏见出来的是妇人,主动接替了云安的工作。
她口齿伶俐地解释着,他们只是路过的,但她看妇人太过紧张,就怕把自家人当做坏人。
“哦,那快进来吧,只是我们农家,真是啥也没有呢。”妇人听是一个女子在说话,心下一松,把门打开了。
开门的是一个约莫二十来岁的妇人,等马车进了院门之后,偏房也亮起了灯,一个小丫头揉揉眼睛从里面探出脑袋,喊着,“娘,谁来啦!”
小丫头嗓音清脆,红雪一听,这好像是在桥祭的时候遇见的小女孩,还直白的告诉她不懂不要乱说,可真巧,竟然在这里碰上。
“咦,你不是那个有钱的漂亮夫人吗?”小丫头蹦蹦跳跳地,正想跳出门,发现外面下了雨,身子又缩了回去,在门口处张望。
“二丫,不得无礼,见到客人怎么能没大没小的。”妇人搓搓手,一脸紧张之色地训斥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