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言哥儿_作者:铲屎官兔(6)

2017-12-25 铲屎官兔

  “什么?”听闻柳大夫如此好心,方老二顿觉不好意思,“这怎么好,人家来给咱瞧病,不收诊金还送药,白占人便宜,这不妥……”

  方言见方老二似是要说什么,赶紧截住话头,道:“爹,咱家今日这样,想要报答也无甚底气,待到你的腿医好了,家里富裕,再感谢也不迟。”

  听了方言的话,方老二只能沉默。

  方老二虽然话不多,却是个肯吃苦受累的,家里三亩上好的水田、三亩旱田,他一个人起早贪黑,打理的井井有条。刘芸是个绣娘,虽然绣活一般,但也能补贴家用。四口之家虽算不上富裕,日子过的也不错。

  早几个月方亮得了风寒症,家里花光了积蓄,还卖了两亩上好的水田,到底没有救回来。后来方老二摔断了腿,没钱请大夫,刘芸便贱卖了一亩上好水田,得了三十两银子。请大夫瞧病并七天的药钱,一下去了十几两,剩下的十几两银子,又被刘芸收走带回了娘家。

  如今家里的银子自是不够使的。

  东想西想,方老二不由得叹起气来。

  “爹,怎么叹起气了”方言见方老二叹气,开口问道。

  如今家里就剩两个人相依为命,心里的话,也只能说与方言听,“言哥儿,家里就剩这一两多银子,过些时日该秋收了,咱家请不起短工,那三亩旱田可如何是好啊!”

  方言听到这里也皱起了眉,他一个哥儿,平日里都是在家做些家务,偶尔跟刘芸学学绣花,农活只有上一世穷困潦倒时做过。这一世他想医好方老二的腿,不想重蹈覆辙,遂道:“爹,卖掉一亩旱田给你医腿,待到秋末我去收粮食。”

  看着方言脸色变化,听着他说出来的话,方老二大感欣慰,自己家的哥儿,如此孝顺,即使再困难也要撑下去不是!只要有自己这个爹在,方言就能有个依靠。

  “你个哥儿,体弱又无甚力气,怎么能让你去做农活!”方老二笑了笑,接着道:“不过,你说的对,爹必须养好腿,以后咱们家的日子定是能过好的。”

  看到方老二想通了,方言也觉得开心,不由得嘴角也带上了笑,“爹,等你腿医好了,地还可以再买回啊。

  方老二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你且去里长家一趟,告诉他咱们卖掉一亩旱田,请他带着文书来一趟。”

  正值要秋收的时节,带着庄稼的田地甚是好卖,方言家的一亩旱田卖了十两银子并一石粮食。

  作者有话要说:

  方言:兔作者,你不觉得物价有点低吗?

  兔作者一脸自信道:“古代一家五口一年才花二十两,你凑活着过吧!”

  第3章 第三章

  卖了田的第二日,方言早早的起了chuáng,梳洗gān净后,煮了一锅粥。他先是盛了一大碗稠的送到方老二的房间,才给自己盛了一碗汤水多的,坐在厨房的小凳子上,吸溜溜的喝了起来。

  喝过粥,方言架上小陶罐给父亲煎药。

  煎药是个费时间的活计,需要先倒水将糙药泡上一段时间,再用大火烧,待锅开了之后改小一些的火,不时的搅一搅药汤,省得糊底,直到剩下一碗药汤为止。

  方言边煎药,边思考着接下来的日子。做早饭前他去小仓房看过了,还有两袋子稻米,一袋子磨好的麦粉,并一袋子huáng豆,总共约四石粮食。过些时日,两亩旱田收割后,大约能有五石粮食,这些粮够他和方老二吃一年了。

  粮食够了,但是过冬没有菜,没有ròu,柴也快烧光了。

  往年刘芸在的时候,只会晒些菜gān,但是方言曾见过邻居李大娘家做的酱菜,或许可以去请教李大娘。

  ròu是没有的,家里的jī圈都空了,方老二断了腿,应当吃点好的,改天得去县城问问柳大夫。

  村里人烧的柴,不是庄稼的秸秆,就是从树林里捡的树枝,这个活儿方言便可以做。

  东想西想了一会儿,待药煎好了,盛出一半端给方老二,方言道出了自己的想法:“爹,家里的柴快没了,我想出去捡些回来。”

  方老二喝了药,嘴里有些苦,指挥着方言给自己倒了杯水,喝了一口,道:“捡柴只能去西边那片林子,莫要走的太深。东北边的那座山上不能去,那山阳面甚是陡峭,走不好容易摔倒,太过危险。”

  方老二说的那座山在张庄的东北边,离方言家不远,自小村里的孩子们就被告知不能靠近那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