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日昌乐公主与皇长子因加封一事在朝上起了争执,武国公表现出支持皇长子后,昌乐公主就与卫家置上了气。武国公世子也是个会行事的,虽然头天还促着公主去跟皇长子道歉,第二日却又与公主去了沛国公府。
沛国公可是景和年间就驰骋疆场的老将,当年与老武国公卫延一南一北号称二虎,在军中威望甚高,连武国公卫朗都十分尊敬。有他说和,就算昌乐公主还有什么不满,也不会再表现,卫家在公主这儿就算是过关了。
这件事才平息,齐州都督夏晖在按例向京中上书呈qíng时,附了一道汴州府的折子。说是今年汶水和桓水水位比去年要高出许多,这还不到雨季,恐怕降雨后位于两河jiāo汇处的郓州会有水患,请朝廷拨款,以提前修筑堤岸。
齐州都督的折子递进了宫,汴州府的折子却从到门下省到了工部,孟德辉先一步得知了消息。于是,见昌乐公主最近夹在皇长子和武国公之间势头渐弱,正担心皇长子趁机坐大的孟党忙不迭地跳出来,说了一堆郓州的好处,请求元文谡在郓州为皇长子选择封地。
元文谡没有多犹豫,将郓州东平县封给了元墨珏。
彼时,楚珺正在扶风楼西楼后的舒意台上饮茶,听闻孟党在朝上之举,冷笑一声道 : “东平成了封地,收入不纳国库,朝廷便不用管开支。皇长兄一个才封王的皇子,一年的封地赋税都没收过,哪有钱筑堤?若是没有筑堤而使河水泛滥,这头一年要jiāo到皇长兄手里的赋税泡汤了不说,恐怕还要背一个治地无能、百姓蒙难的恶名。我就知道,这么一个‘好机会’,孟党怎么可能错过?”
而元墨珏见了楚珺,只笑着问了一句话。
“汶水和桓水真的涨水了吗?”
兖州,荣安侯府。
荣安侯殷士诚进来时,元紫琰正在看一封信。
“京中来的消息?”
元紫琰点头,将信递给他,“五皇妹转递的皇长兄的信,说是京中一切都在控制中,他的封地封在了郓州东平,不日就会派心腹登门拜访。”
殷士诚接过来,边看边道 : “当时这位昌乐公主还是个没封号的皇女,在平都无依无靠。她来找你,说是能为你与皇长子联络时,我还不信。现在看来,倒是个有本事的。”
元紫琰轻笑一声,“直到现在,孟党都以为五皇妹和皇长兄水火不容。孟党在京尚且被蒙在鼓里,要不是我与五皇妹一早就说好了,恐怕现在比孟党还糊涂呢!”
殷士诚将看完的信丢进香炉,“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自然是备一份厚礼,等着皇长兄的人登门拜访了!”
“只备一份?”
元紫琰反应过来,“是,五皇妹那儿也不能落下,安抚也是必须的。不过,把府邸留给她打理已经够冒险了,我可不想让老三那边知道,我人在兖州,还送了东西进京给五皇妹。”
殷士诚挑眉道 : “马上年关了,就算不回去过年,也总得送些东西进宫,向陛下略表心意吧!”
元紫琰了然,笑着帮殷士诚斟了一杯茶,“还是你想的周到。”
殷士诚端了茶笑道 : “你惯会拿好听的哄我,拿我府库里家当的时候也从来没手软过。这次是不是又要我贡献些啊?”
元紫琰笑得更灿烂,“我的家当可都在平都呢,侯爷忘啦?在这儿就只能靠侯爷了!”
殷士诚就知道她叫自己“侯爷”的时候一准没好事。
第六十五章 及笄
第六十五章
皇长子封郓州东平县一事尘埃落定后,元文谡就下旨修建王府,只等一建好,元墨珏就开府在宫外住。
孟氏与孟党都消停下来,皇三女元引珂不是去栖鸾殿,就是待在自己的玉颐殿。倒是楚珺常常进宫看望青璇和柳嫔,甚至还邀青璇出宫,至武国公府上做客一回。
八月初五,皇四子在太庙举行了冠礼,帝后同往,元文谡为元引璋命字“肃卿”。青璇是没有资格列席的,所幸楚珺跟着卫珩去了太庙观礼。实际上因为距离太远,楚珺什么也没看见,但那声势浩大的场面却是真真切切的。
礼后,楚珺带着翡扇前去恭贺了一番,其间专门找了个借口出去片刻,留翡扇和元引璋单独待了一会儿。楚珺回来的时候,注意到翡扇面色有些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