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翰拱手,“是,臣明白。”
从临章殿出来,沈翰抬头望了望天。时值三月初,天气晴好,阳光明媚,惠风和畅。
可沈翰知道,这样的晴好天气不会太久。等过了四月到了五月,那时平都会多雷雨,本有些炎热的天气会在雷雨日骤凉,让人怀疑之前夏日炎热都是假象。
看来陛下在立储之选上对五殿下的偏向是不会更改了。那接下来,对于这位回京以后就风波不断的五殿下,自己要多关注几分了。
同一日夜晚,一个身影轻车熟路地进入了孟府。
“陛下真的这样说?”
包裹在黑暗里的身影道:“是,属下听得分明。”
孟德辉默然半晌,下定决心一般,沉声道:“之前的计划,你们着手去做吧。”
从不犹豫的暗卫顿了几秒,才应道:“是。”
孟德辉依旧站在黑暗里。
本没想着事qíng真的会走到这一步。是他低估了元文谡对昌乐公主的看重,总以为,以孟家的声势,扶持元引珂为储应当顺理成章。
是自己一直没有看清,比起远在天边的颜家,陛下更忌惮近在眼前的孟家。也许,陛下从没考虑过要立除了皇五女之外的其他人。
第九十三章 上巳节(上)
第九十三章
三月三上巳节,平都城里城外都热闹非凡。道上来来往往很多穿着簇新衣裳的少女,马车上也坐着jīng心打扮过的大户人家的女子。
兴国自昌乐女帝后,女子地位便略有提高,受的约束也不似从前那么多。这样的节日里,少女们不但三五成群相约出门,甚至还有骑着马从街上走过的。
一个眉目文静秀气的少女正坐在行驶的马车上。马车突然停下,半天没有继续向前,还从外面传来隐约的吵嚷声。
与少女坐在一起的侍女打扮的小丫头道:“小姐,我去看看……”
少女摇头,伸手掀起车帘,向外面问道:“刘妈,发生何事?”
被叫做“刘妈”的是少女生母的rǔ母。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妇女从前面过来道:“微姐儿,前面是成国公府的马车,马车上是成国公府四小姐。今日行人太多,两辆车并排过不去,她嫌我们的马车挡了她的道……”
少女表qíng平静,“那给她让开就是了,有什么可吵嚷的?”
刘妈面有难色,“可他们的马车才从顺康巷过来,只稍稍向后,退到顺康巷就能让开。要是我们让的话,得一直向后退到德源巷,今日行人又多,恐向后退这么远会撞到行人……”
少女顿了顿,“跟孙四小姐好好商量商量,万不可失态。”
刘妈应了是,离开了。可过了许久,马车仍旧停在原地,而外面的吵嚷声却越来越大。
少女皱了皱眉,对身旁的丫头道:“扶我下去,我去跟孙小姐说。”
成国公府上姓孙,这位孙四小姐是成国公夫人的嫡女,而成国公夫人就是公卿中位高权贵的荣安侯的亲姑姑,老荣安侯的嫡妹殷氏。不论是成国公还是荣安侯,都不是这位少女家族所能开罪的。
少女一直向前,对成国公府的侍从嚣张的叫喊置若罔闻,“孙小姐,我们这样停在道上,您也过不去,白白耽误您的时间。贵府马车后面就是顺康巷,只需向后行入顺康巷,容鄙府马车经过,您便可通行无阻。”
装饰华丽的马车里传来倨傲的女声,“成国公府的马车驶在路上,还从没为谁退后让道过。”
少女抿了抿唇,正yù开口,身后传来一道清扬的女声,“是么?我有些好奇,若是遇上了荣安侯的车马,小姐又当如何?”
少女回头,入目先看到一匹通体黑色的骏马。毛色油亮,四蹄如碗大,一看就是不可多得的好马。骏马双目炯炯,稳稳立在近前。
马背上是个十七八岁的年轻女子,穿一件豆绿色嫩huáng如意纹的骑装,看起来很是清新慡利。
虽为了骑马方便,女子只梳着简单的已婚女子的发髻,没有华丽的钗环装饰,但少女并不会因此轻看她。
女子挽缰勒马,带着轻笑问话。见少女立在近前,也不下马,只笑着向她一点头。
少女见女子气度不似出自寻常高门大户,于是不卑不亢地还了一礼。
听到外面有人问话,孙四小姐打了帘子,看到不过是一个骑马的年轻女子,衣饰普通,也没有随从跟着,随即轻慢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