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凤阙_作者:应攸宁(316)

2017-12-26 应攸宁

  楚珺道:“那女子倒是确有其人,可她上街一哭,说的话就是真的了?刘大人为官多年,就是这么判断是非的?”

  刘勤气急:“臣惶恐,不明白太女这话的意思……莫非,是这个女子在胡言乱语、诬陷殿下了?一个平民女子,无缘无故,诬陷殿下,是活腻了吗?”

  楚珺忍不住笑出声:“刘大人,本宫还以为,这件事,在列诸位都心知肚明,”她微微侧脸,用余光扫了刘勤一眼,“现如今,想要构陷本宫的幕后之人还少吗?”

  见刘勤无言以对,户部尚书张从赶紧接着道:“刘大人不过就事论事罢了,还请殿下不要怪罪。只是臣等为殿下忧虑,这件事发生在雍州街头众目睽睽之下,现在雍州和平都的百姓都议论纷纷,对殿下的影响极不好,殿下可不能罔顾民意啊。”

  楚珺道:“清者自清,本宫坦坦dàngdàng不怕查。”她向元文谡拱手,“父皇,为了给百姓一个jiāo代,儿臣愿配合大理寺调查,望早日真相大白。”

  一直没出声的吏部尚书崔史文出列道:“太女殿下坦dàng,臣等自愧。然百姓却不知殿下坦dàng,都传言世子罔顾律法、私纳外室,殿下派人行凶;眼下就是chūn闱,殿下身为主考却德行有亏,如此一来,朝廷恐不能立德于民啊。”

  这厮终于把目的说出来了……楚珺盯着崔史文不回话,半晌,崔史文低下头去,却转向元文谡,“陛下,chūn闱之重不必多言,绝不可见疑于天下士人学子啊!”

  元文谡顿了一会儿道:“太女何意?”

  楚珺拱手躬身,:“父皇,崔大人所言有理,儿臣暂时蒙受冤屈无妨,万不能因儿臣之故动摇朝廷。儿臣愿辞去chūn闱主考一职,配合大理寺查清实qíng。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儿臣愿闭于东宫,不参与一切朝政议事。”

  满朝噤声。

  太女这个承诺不可谓不重,辞去主考就罢了,闭于东宫不议事,这相当于圈禁啊。太女若不是真清白,焉敢说这种话?

  帝允太女之请,命大理寺详查始末。

  接着,礼部尚书史迁禀奏,太女乃礼部举荐,太女蒙冤,礼部愿jiāo出主持chūn闱之权,与太女一同接受清查,以示清白。

  皇帝自然不许,史迁再三奏禀,态度坚定,帝无奈许之,将chūn闱一应事宜jiāo由吏部,命史迁与崔史文尽快jiāo接,决不能延误chūn闱之期。

  聪明人心里清楚,礼部尚书史迁是太女的人,敢如此,定受了太女的指示。太女不但敢自请圈禁,还敢让礼部直接退出这次chūn闱事宜,这样的坦dàng退让,让人不得不怀疑,这次的事真是幕后有人恶意构陷。同时,皇帝的坚决态度也增加了楚珺的筹码。

  这日早朝过后,人心的天平暗暗朝楚珺倾斜。

  下朝后,众臣看向楚珺的目光复杂不一。楚珺不为所动,一派坦dàng。史迁看向她的目光有些担忧,楚珺远远冲他摇头,示意无碍。

  工部、户部向她发难是意料之中,但连中书门下都上赶着要把这件事推上朝堂……中书令沈翰哪儿都不靠,只忠于父皇,他附议,应该是单纯地认为,身为储君,自己的品行绝不能出这么大的瑕疵,必须给出一个jiāo代。而门下省……纪家是见风使舵,趁着元紫琰打压自己顺带踩一脚呢,还是本身就参与了这件事呢……

  朱茂见楚珺在前面一个人走着,赶上几步,上前行礼。“殿下,这次的事……还是由刑部审理稳妥些。”

  楚珺笑笑,“所有人心知肚明,你是本宫的人。让刑部审,本宫的清白就要变成不清白了。”

  朱茂跟着楚珺慢慢向宫门走着,“臣明白,这样是授人以柄,可现在殿下的声名不能出一点岔子,大理寺会不会……”

  楚珺道:“姚合是个聪明人,会秉公处理的。他还是孟党的时候,都不敢把本宫得罪死,现在更犯不着为了在这件事中还没露脸的盛安公主,而开罪本宫。”

  朱茂慢慢点头,“是,臣明白了。”

  两人一路走着,快到宫门时,楚珺看到了熟悉的身影,不由自主地露出微笑。

  朱茂见太女突然不说话笑起来,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发现等在宫门口的武国公世子。

  楚珺也没避讳朱茂,直接迎上去,“等久了吧?今天稍微耽误了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