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凤阙_作者:应攸宁(395)

2017-12-26 应攸宁

  元引珂看了他一眼。

  孟蔼道:“我出生在离人醉,江南最有名的花楼。我的母亲……在我出生后就去世了。她什么也不懂,还在幻想着父亲是不得已才没有来接她。她临终前留下一封信,要我长大后拿着信物进京,到孟府去找我的父亲。”

  孟蔼自嘲地笑笑,“呵,她不明白,我这样的身份,就算父亲肯认我,我在孟家,也不会有好日子过。更何况,大兴律禁止官员狎jì,父亲不但不会认我,恐怕还会杀人灭口。”

  “不认就不认罢,这也无所谓。我在楚州过得挺好。有黎川书院的山长秦先生自幼教导,也算是通典览籍,略有所成。”

  “学而优则仕,以我的才能,三元及第有何难?可大兴律又规定了,贱籍不得参加举试。我这样在离人醉出生的人,除非脱籍,否则永远无法参加科举。”

  他哂笑道:“脱籍?要脱贱籍谈何容易?权势滔天的孟大人倒是能做到,可他会这样做么?”

  孟蔼直视元引珂,“你是孟皇后的女儿,权利的顶峰,对你来说不过一步之遥。你无法理解,我十数年的努力,十数年的渴求与希望,就这样化为泡影,永远也没有实现的可能,这种绝望的打击,是怎样一种感受。这就是孟家、是父亲唯一带给我的。”

  他笑笑,“你说,这样的父亲,我会不会希望没有比较好?”

  元引珂沉默一会儿,“可你现在官居三品,如愿以偿。外祖父却已经死了,连块碑都没有。”

  孟蔼道:“父亲的死,不是我造成的。我如愿以偿,也与他没有半点关系。”

  他一顿,“哦不,也不能算是没有半点关系。毕竟,血脉是他给我的,而太女殿下正是因为这层原因,才会千里迢迢跑到楚州,亲自请我进京。从这方面讲,我还是感谢他的。但除了这点感谢,我也不能再做什么了。毕竟,若不是太女殿下,他给我的这点血脉,为我带来的就只有谋逆大罪和杀身之祸了。”

  因不在孟家长大,未入族谱,所以诛九族时没有牵连到他。不然身为孟德辉的儿子,被杀是跑不了的。

  又沉默了一会儿,元引珂道:“那你也不应对元楚珺心存感激。就算外祖父并不打算扶我上位,而是自己登基,没有元楚珺从中作梗,你现在应该是皇子了。凭你的才识,我那几个糙包舅舅怎么争得过你?或许过上几十年,你就是……”

  孟蔼打断她,“殿下,做皇帝有什么好?且不说大权在握亦重责在身,至死方休;单说我惯行于山野,最厌争权夺利,在这方面,如何争得过殿下说的那几个、自幼耳濡目染的糙包舅舅?”

  元引珂嗤笑道:“做皇帝有什么好?当着元楚珺的面,你也敢如此说?”

  孟蔼神色不变,“为何不敢?”

  元引珂看了他一会儿,“你倒比我那几个糙包舅舅有趣多了。”刚说完,她想起什么,微微垂首,“现在说这些还真是有点可笑。不管他们糙包不糙包,有趣不有趣,也都死了。”

  这次轮到孟蔼沉默了一会儿,“我是在黎川书院长大的,没有亲人惯了。不好过是真的,但时间久了也就没什么感觉了。我觉得现在的生活很好,有热爱的事,和在乎的人,生命不再是空空dàngdàng的。”

  他看着元引珂,“殿下,你有没有真正是自己想做的事呢?你有没有想过,夺嫡争位,究竟是孟德辉想让你做的,还是你自己想做的?没有那些名利富贵的困扰,没有孟家、没有皇宫、没有你死我活的手足相残,你应该会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吧。”

  第一百九十三章 归去(下)

  第一百九十三章

  元引珂自嘲道:“我现在这样,还能做什么呢?”

  孟蔼顿了顿,“我已向太女殿下请求,你不必回到长思殿去。太女殿下也允诺了。”

  元引珂眼睛一亮,“真的?”复又黯淡,“就算她允诺我出来,我现在不过一介庶人,能去哪里、做什么呢?她怕是巴不得看我这幅落魄潦倒的样子吧。”

  孟蔼道:“若殿下愿意,可以与我一起生活……”他突然苦笑,“我都忘了,我在平都也没有府邸,还是住在东宫官署呢。”

  他复又释然,“不过,以我现在的俸禄和能力,在平都寻一处居所,请二三仆从,也是能做到的。”他笑着猜测,“或者,殿下并不想继续住在平都?不论什么地方,都可以。不过,如果不在平都的话,我就不能跟着去照应殿下了。毕竟,我现在还能不能离开平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