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回殷士诚倒是冤枉元引璋了。他哪是自己跑来的,就是让楚珺拿翡扇要挟硬扯来的。
元引璋笑笑,“不瞒国公,本王在后面听了半晌,大概也知道如今是个什么qíng况了。要本王说吧,这事儿我们充其量也就是动动嘴皮子,要说处置,只能由父皇来处置。现在这么晚了,父皇早就歇下了,不若诸位就辛苦一点,在这儿候上一晚,明早禀明父皇。想来父皇的处置,定是公平公正的。”
元紫琰低低哼了一声。公平公正?她早就看出来了,父皇的心就是偏的。要不然她早就去讨父皇的欢心了,何苦折腾这些?要是让父皇来断今晚的事,她还能有好果子吃?
元紫琰的脸色完全yīn沉下来。她看向殷士诚。殷士诚皱了皱眉,短暂思考了一会儿,重重点了一下头。
这是没有退路的下下策。或登临九五,或万劫不复。她本来不想这样的,奈何qíng势迫人,不得不如此了。
殷士诚点了头,元紫琰抬起手,朝离她较近的九个禁军统领做了个手势。
九个禁军统领互相看了看,彼此对上了眼神,都重重一点头。
连突然冒出来的长宁王都拉出陛下说事,眼瞅着今晚的局势倒向太女了。禁军之前跟着孟党起事已经被处置了一回,陛下因着要把禁军jiāo到太女手上才没有斩尽杀绝。这次禁军不但又搅和到谋反里,还是跟太女做对……除非盛安公主一举成事,否则谁也救不了他们了。
互相看的那一眼里,禁军统领们达成了共识。
燕国公看着禁军动静不对,喝道:“盛安,你想做什么!”
元紫琰狠厉一笑,“本宫绝不会坐以待毙。成王败寇,诸位听天由命吧!”
楚珺没想到,把元紫琰bī急了,她还真的想要鱼死网破。自己本来和卫朗带着千牛卫,听了梁越带来的消息后,她立即让卫朗带着千牛卫回营去了,她自己则去见了燕国公。现在元紫琰那边有禁军九营,和可能马上会赶来的禁军三个营与金吾卫,自己这边只有北衙六军……
硬碰硬自己讨不到便宜,更何况在场还有这么多朝臣和公卿,真打起来该乱成什么样子……看来元紫琰是豁出去了。
楚珺向卫珩招了招手,对燕国公道:“qíng况失控了,请国公先走,我派人护送国公与皇兄回府,此间之事,jiāo给我与世子处理吧。”
说话间,卫珩已经走到楚珺身边,北衙禁军的统领与卫仁则严阵以待。元引璋还没回答,燕国公就道:“老夫不走!真是反了!老夫倒要看看,谁敢动老夫一下!”
本站在元紫琰一侧的朝臣与公卿也有些骚乱。本来只是想做个见证,可现在是什么qíng况,盛安公主当着燕国公的面反了?那他们怎么办?
站在原地吧,那就是跟着盛安公主一起反了;到太女那边去吧,可那边北衙六军远远少于禁军数量啊……
宁福大长公主、荣安侯一系的公卿勋贵不安地站在原处,备受煎熬。翰林院学士承旨周缙看了看站在太女这边的元引璋,抬脚朝太女这边走来。
翰林院另外几个大学士见周缙居然往太女这边走了,面面相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御史台的几个侍御史互相jiāo换了眼神,大步朝太女那边走去,一脸的视死如归。
几个大学士又互相看看了看,无奈摇摇头,也迈步走来。
楚珺在这边远远看到了这一幕,略感欣慰。燕国公哼了一声,“小人行径!”
楚珺笑笑,“为时未晚。”她转向元引璋,“皇兄不走?”
元引璋笑道:“我可不想被燕国公骂小人。”
楚珺失笑,“那,万望皇兄保重。我也不想翡扇成了望门寡。”
元引璋无奈摇摇头,“你就不能说句好听点的?”
楚珺没有回答,而是与卫珩十指jiāo握,点一点头。
卫珩紧紧攥了攥她的左手,而后猛地松开。“一会见。”
楚珺回他一个平和的笑容,看不出丝毫慌乱,“或者,下辈子见了。”
卫珩带着北衙六军与禁军厮杀起来。楚珺指挥燕国公的随从将燕国公扶到靠后的地方,与周缙等几个过来的朝臣站在一起。
元引璋看了周缙一眼,就要朝两方人马打起来的地方去。
楚珺拦住他,“皇兄,阿珩在那边,他们一时半会儿过不来。但禁军人多,我怕他们从后面围上来。还请皇兄在此处保护诸位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