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雨的形象,立马在他眼中高大了起来,禁不住肃然起敬,不亚于后人对那神农氏的推崇。
一个胸怀天下百姓之苦的人,才是值得追随一辈子的。
从此,这钱乙便成了莫小雨忠实的粉丝,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而莫小雨也投桃报李,将那眼科与简单的外科学知识,书写成卷,赠予钱乙。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过去了。
随着手法逐渐地成熟,钱乙的信心也越来越大,那手术室便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每日都要跑去这看看,那望望,恨不得即刻就能让他在这手术室里,对莫小雨的手术观摩瞻仰一番。
钱乙对莫小雨的推崇,引起了王公子的注意。
想那钱乙是何许人也,早已名动天下,而且xing子古怪,不畏权贵,在这大秦国也是小有地位的。
遂想起了家中的妹妹,虽是清雅秀丽,饱读诗书。却因几年前的一场风寒高热,而导致眼珠子呈了灰白色。
虽然还能大致分辩出物体,但却让那些出身名门贵族的公子们望而却步了。而这妹妹也是个心高气傲的,竟立誓终身不嫁。
如果莫小雨能…
一思及此,王公子的热qíng,空前高涨起来了。他那妹妹可是他的掌中宝,为了她,他什么都愿意做。
王公子的反常,莫小雨都看在了眼里,这前倨后恭的,必是事出有因。也不点破,乐得坐收现成的手术室。
十余日,又是这么过去了。
这近一个月的时间,大秦国的士兵在须弥山可算是吃尽了苦头。
那个破地方风沙大不说,白天热得像要把人架在火上烤。你让身着一身盔甲,手拿笨重兵器的士兵们,如何不大汗淋漓,步履维艰?!
等太阳一下山,气温就开始骤然下降,士兵们把能穿在身上的,都穿上了,还是冻得瑟瑟发抖。只好捡些gān柴,围着火堆取暖。
最可气的,是那时不时冒出来的马贼,专门挑这些士兵们人马乏,夜深人静之际,偷那粮糙。
等守卫的士兵追出去,又眨眼之间钻入那石窟之中。那像迷宫一样的石窟,往往让这些不熟悉地形的士兵们,吃了许多暗亏。
次数多了,那带队的将军,只好增加了夜里守卫粮糙的士兵人数。
再加上周围居民多为少数民族,对这大秦国的军队,一直有着莫名其妙的敌意。
不但不提供凤族的消息,还常常在饮用水中加一些泻药,这让这些大秦国的将士们苦不堪言。
试了几次之后,最后只能寻一些流动的水,才敢饮用。那些士兵们都恨不得在身上、马背上挂满了水囊,以备不时之需。
就这样,快一个月过去了,大秦的将士们开始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来了。这老弱病残一多,士气便极其低落,队伍也开始停滞不前了。
一封又一封的告急信,快马加鞭地送到了秦王的手中。
朝野几次商议,都是退兵的呼声,一làng高过一làng。就连百里奚也叹息着,劝说秦王撤兵。
这期间,那老十三一直呆在莫府之中,为了莫小雨,建什么劳什子的手术室。不到夜深人静,绝不回宫。
那亥时即关宫门的禁令,对于这老十三根本就是如同虚设。
也不知这孩子打小从哪儿学来的一身高来高去的本事,那高高的宫墙根本挡不住他自由的身躯。
气的秦王又摔碎了几套杯子,消息,不知怎么的就传到了太夫人的耳朵里。
太夫人又气又怒,这“心绞痛”的老毛病便又犯了。秦王几次去给太夫人请安,均被拒之于门外。
太夫人身边的嬷嬷只传话出来,说太夫人说了,王上gān脆用刀子直接捅她的心尖算了,反正她也不想活了。
这秦王也是个孝顺的,一声不吭,垂手而立,在太夫人的宫门外,候了许久。
可是,太夫人就是咬牙不见。反倒是将那莫府的小人儿请来几次,隔着宫门,秦王都能听到里面的欢声笑语。
虽然恨得牙直痒痒,但这秦王自小便与太夫人颠沛流离。
太夫人甚至在早年,陪着秦王一起在赵国做过质子,吃过不少的苦头。就是这秦王继位,也离不开太夫人的出谋划策和铁血的手腕。
所以,别说她是宠孙子、宠莫小雨,就是她要摘天上的月亮,这秦王恐怕都要上天入地的去做。
更何况太夫人明确表达了,不希望老十三继承王位的想法,只希望在其有生之年,能享受这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