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急诊室_作者:月下听荷语(196)

2017-12-26 月下听荷语

  吃饭,他要听雨给他喂;衣服,他要听雨帮他穿。片刻看不到听雨,他便焦躁不安,将房间里弄得乱七八糟的。

  每当听雨赶回他的身边,他就立马又变得笑逐颜开,好一副心满意足的模样。

  只不过,每隔一段时日,他便会莫名其妙地头疼。

  看着那张疼得发白的俊脸和婴儿般纯净的眼眸里饱含着委屈的泪水,听雨的母xing,便开始泛滥了。

  反正也有四十万大军保护着老十三和莫小雨,于是,在征得了主子的同意下,这听雨便gān脆搬去了赵括屋里的外间去住。

  赵括的种种异常表现,让莫小雨断定,这货的脑子也受损了。

  没有了现代化的检查设备,她只能凭借着自己那点儿可怜的医学常识,初步认定,赵括的脑子里,应该是有淤血压迫了某一部分的记忆中枢。

  当然了,也不排除战场上的剧烈刺激,而导致骄傲的赵括,选择xing地失忆了。

  无论是上述哪一种qíng况所引发的失忆,都只能有两种结果:

  一是,赵括永远都像现在这样,活在自己与听雨的世界里,像个孩子依赖自己母亲一般地,依赖着听雨。

  另一个,就是终有一天淤血会自行吸收或在某种qíng境的刺激下,赵括恢复了记忆,则结局未可预知。

  难得严肃的莫小雨,把上述两种可能xing,都一一地分析给了听雨。不料,这qíng窦初开的听雨,却也是个倔的,执意留在了赵括的身边。

  倒是老十三看得很开,一句“千里姻缘一线牵,何不结缘乐助?”让莫小雨猛地豁然开朗起来。

  紧蹙的眉头一下子便舒展开了,到底是天假良缘,还是命薄缘悭,何不花开花落随风颜?!

  就这样,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

  再说孙膑,月余前便率领着二万五千名jīng锐部队悄然潜入了魏国。

  按照张仪提供的地图,这二万五千名大秦的士兵们,化整为零,早已悄悄地埋伏在了魏国的国都大梁的周围。

  这里是吴起的部队回国的必经之路,然而,魏王却一无所知。

  此时此刻,他正恼火着吴起的出师不利,并为大秦所布置在边境线上的二十万大军而烦恼着。

  在一番与朝臣们的商议之后,魏王决定重新任命乐毅为大将军,率十万兵马,直奔魏国与秦国的边境而来,以防秦国趁火打劫。

  这一番商议的背后,自然是张仪在暗中cao纵着,乐毅兵马的去向,也自在孙膑的掌控之中。

  双方颇有默契地“视而不见”,魏国的国都兵力空虚,魏王犯了同赵王一样的错误,都中了孙膑的“调虎离山计”!

  所不同的是,孙膑是悄然无声地潜入并埋伏在魏国的国都周围。吴起却是大张旗鼓,兴师动众。

  同是师出于鬼谷子,高下立分。

  当吴起带着残部,丢盔卸甲,垂头丧气地奔走在归国途中,孙膑所带领下的大秦部队,却在磨刀霍霍,以逸待劳地等着他的到来……

  吴起的部队,好不容易才走到大梁的附近,残兵败将,难免士气低落,再加上是在自己的国土之内,防备自然松懈。

  这吴起正在自己的战车中,默默地思考着该如何向魏王jiāo待,突闻战鼓齐鸣,喊杀声震天。

  抬眼望去,一支旗帜鲜明,军容严整的大秦军队,如天兵天将一般,已将他的去路堵死。

  吴起的部队本就如惊弓之鸟,哪里还经得住这番惊吓,顿时慌成一团,任吴起喊破了喉咙,仍是落荒而逃。

  秦军自是大获全胜,只用了极少的兵力,便将吴起的部队打得是落花流水。

  当心有余悸的吴起,率领仅剩的五万余部,赶到国都大梁时,惊慌失措的魏王却命城门紧闭,吊桥高高挂起。

  只让人从城墙上冲着吴起喊话,传达魏王的命令,一定要保护国都的安全,坚持到乐毅率部回救。

  心都凉了的吴起,只好重整旗鼓,qiáng打起jīng神,与如láng似虎的秦军,再做困shòu之斗。

  而乐毅的部队,却在边境“毫无意外”地遭遇了大秦军队的阻击,等他“摆脱”了秦军,吴起的部队仅剩下了三分之一的兵马了。

  见好就收的道理,孙膑自然懂得。一声令下,秦军竟全部翻身上马,转过身,便如来时一般,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安全撤退了。

  魏王,这才打开城门,允许吴起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