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善道这时候已经收到八音国今年无法演奏国乐的消息,一面着急。一面还试图挣扎,跑了无数琴馆,企图将那把柳琴修复,只不过结果都以失望告终。
直到最近几日,他才终于放弃了修复柳琴的想法,并且考虑是否要如实上报。毕竟琴弦断裂也不是自己能控制的,时间久远了,总会出现差错。
怀着这样的侥幸心理,他越发觉得如实上报才是上策。
凌依从凌常口中得知了这个消息,当即就找到后者,分析了事件的整个厉害之处。
“国乐每年都要演奏,就算例外,那也是有不得已的原因,若是因为柳琴坏了,皇上一定会将责任怪罪到凌府,父亲可有想过,这可能会给凌府带来什么样的灾难?”
凌善道怔了怔,他虽然知道凌府大不如从前,也知道皇上对凌府有着防备之意,可单凭这件事,要想撼动凌家两百年的底蕴,却还没那么简单。
“父亲若是这样想,未免太天真了。”凌依看出凌善道的想法。
“就算皇上面上不怪罪,可您难道能保证那些大臣不会弹劾我们凌家?凌府两百多年的辉煌,难道就没人会妒忌?这世上,锦上添花的多,落井下石的更多,还请父亲不要以凌府的命运做赌注。”
凌善道再次皱眉,凌依说的对,虽然看似一件小事,可若是有心人cao控,这就很可能成为一件大事,或许还会给凌府造成无法挽回的灾难。
“父亲,这件事,我已经有了主意,只不过还需要父亲的配合。”
凌善道懵了懵,自己都想不到办法,八音国的几位长老亦是束手无策,凌依竟然有办法?
“你有何解决办法?”虽然心中忍不住怀疑,可他还是认真的问道。
凌依笑卖关子:“时间还早,父亲只管等着,不过还有一件事,我需要与父亲确认,墨观是否已经派人去运送今年的新砚了?”
凌善道点头,宫承焰帮他找了个不错的人,现在已经在去的路上。
“父亲是想等砚台送回来,将最好的送进皇宫做皇上的寿礼吧。”
“嗯,今年有一台最好的砚,皇上酷爱书法,这个作礼最好。”
凌善道不喜欢学别人,送些奇异珍宝,何况他也没那个心思去搜集那些东西讨刻意皇上的欢心。
凌依略一想,“既然是宫伯父推荐的人,想必不会出什么事,可有说什么时候回来?”
凌善道算了算时间:“至少还有半月时间。”
半个月,也够了。凌依笑了笑,福礼便退下。
☆、第114章 一事相求
张天浩因为听了张佐伦的话,心中虽然不大信,可还是忍不住担忧。
正所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宫家的势力在朝中几乎无人可敌,再加上皇上的宠爱,若是再来一个海宁公主,那么将来,朝中定然会以宫家马首是瞻。
张天浩可不希望自己也成为附庸宫家的人之一,遂当天他就进宫,侧面提醒庆隆帝要防患于未然,提防家大势大的宫家,免得养虎为患。
身为帝王,要随时防备有人觊觎自己的皇位,疑心本就比一般人重。
如今凌家是他的心头大患,多少年来,皇室一直笼罩在凌氏一族的yīn影下,似乎人们谈论起来,凌氏一族已经和皇室处于平等地位。
这严重威胁了庆隆帝的皇权,过去了也就不说,但以后呢,若是他不打击凌氏,谁能保证未来凌氏就一定会效忠皇室。
换做他是凌氏一族,心中若是没有野心,那是不可能的,谁不想坐拥天下,况且还是在有如此名望的条件下。
幸好凌善道这一代,是做的文官,若是武官,只怕庆隆帝早就想办法铲除了。
但这并不表示他就认同凌氏,就算凌善道是个闲散文职,可凌氏依旧虎视眈眈,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他不得不防备。
也正因为有这种心思,所以对张天浩的提醒,庆隆帝当真放在了心上。
宫承焰是知道他心思的,他信任宫家,后者是自己一手培养起来与凌氏对立的家族,可以说是自己人。
庆隆帝本一门心思的想着利用宫承焰和朝中其他几位大臣铲除凌家,但现在,他却忍不住多疑,若是铲除了一个凌家,再来一个宫家,那自己,岂不是真的养虎为患了。
等张天浩退下后。庆隆帝问向随身伺候的太监德泉:“海宁公主近日在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