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妙探[重生]_作者:祝棠(134)

2017-12-21 祝棠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过十来平米的地方,不仅各式厨具配备齐全,屋檐也利用了来,雨棚的下方堆了烧烤架和火炭,满足客人的不同需求。

  她打开冰箱,把土jī拿出来,翻了个面继续码味,一面询问翟启宁是否有想吃的菜。

  “先说好,不能是红烧ròu!这段时间,做了好几锅红烧ròu,我都快做厌了,你们家还没吃厌?”

  “红烧ròu可是我们家的真爱。”

  选择太多了,翟启宁一时难以抉择,想了好一会儿,唇角一弯,浮出一个狡黠的笑容:“我要吃拔丝地瓜。”

  关妙蓦然一惊:“拔丝地瓜?那个只好当甜点吧,做正餐吃,略有点甜呢。”

  翟启宁的一双眼,水汪汪的,仿佛盛了漫天的星光,提起吃的就发亮:“是呀,做给我吃就行了。一会儿正餐,我们我们把烧烤架支起来,再加上两只叫花jī,也足够了。”

  面对他期待的目光,关妙说不出拒绝的话,只能点头应允。

  说话间,关妙已经洗好了香菇和洋葱,尽数填进了土jī的肚子里,塞得满满当当。又向山庄的工作人员,寻了一小碗专供老人的温热米饭,捻了几粒在指尖,把土jī剖开的肚子一一黏上。

  见翟启宁看得好奇,关妙也耐心解释了:“怕烧制的时候,jī肚里的汁液会倒流,需要把它的肚子合上。有些做法是用线把jī肚子fèng上,可我怕那群吃货太心急,把fèng肚子的线也给吞进去了。专供老人的米饭,掺水较多,黏xing更足,也能替代丝线,暂且一用。”

  黏合了jī肚,关妙还在土jī的表面涂了一层猪油,用以增香,越发显得整只jī皮色发亮。

  另一边的水盆里,关妙进门就泡好了两张gān荷叶,此时已经润开了。擦gān荷叶上的水珠,用它包裹住整只jī,把砍下的jī爪横放在jī背旁边,用线捆好。

  “现在可以放进土坑里烧了吧。”翟启宁见状,迎过来接住荷叶包。

  “等等,就这样儿放进土坑,荷叶没一会儿就破了。”说着,关妙在面粉里倒了酒,调成糊状,沿着荷叶包抹了厚厚的一层,仿佛是一个大号的蚕蛹。

  在院子里,挑两个远离松树的地方,挖出一个土坑,先铺了一层炭,放上荷叶包,最后再叠上一层炭,点火,就算大功告成了!

  看见自己的成果,冉冉冒出轻烟,关妙开心地拍了拍手:“走吧,咱们去做拔丝地瓜。”

  掂了一个地瓜,去皮洗净,关妙手腕翻动,只见刀光森然,闪烁了几点寒光,案板上就多出了一堆切成方形的地瓜块。

  倒上小半锅油,烧到七八分热了,关妙把地瓜块一股脑丢进油锅里,小火慢炸,几分钟后地瓜块就变了样,从白嫩的欧洲人变成了huáng灿的亚洲人。

  白净的盘子里,盛出了微炸的地瓜块,越发显得huáng金灿灿,引人垂涎不已。

  但关妙却望着小半锅的油发愁,就炸这么点地瓜,有点làng费油呢。

  她目光一转,在放蔬菜的木架子上翻找了一回,拿了一个圆滚滚的大土豆在手里,冲翟启宁扬了扬:“买一赠一,你点一个拔丝地瓜,我赠你一份拔丝土豆球。”

  翟启宁指着那体型有关妙一个手掌大小的土豆,将信将疑:“这么大一个土豆,能做土豆球?”

  关妙白了他一眼,一副嘲讽他“没见过世面”的表qíng,拿了一个挖球器,在削皮后的土豆表面挖出一个个圆球下来。

  在此之前,翟启宁连挖球器这个名称都没听过,有点像两支小型的圆汤勺,手柄处对接在一起。

  关妙演示给他看,用圆勺的那一端刺进土豆里,顺势三百六十度旋转一圈,就能挖下来一个圆圆的小球了。

  “看懂了吗?”她挖了一个小球就罢手了,抬眼问他。

  “这么简单,一看就会了。”翟启宁不疑有它,一口应道。

  “那剩下的都jiāo给你了。”不由分说,关妙就把土豆和挖球器塞到了他的臂弯里。

  翟启宁哑然,这可真是自己挖坑,自己跳了。但转念一想,关妙现在使唤自己越来越顺手,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勾了勾嘴角,又笑了起来,高高兴兴地挖土豆球。

  挖好的土豆球,与地瓜块一样,也经过了油锅浸炸这道工序,变身成金槌花那般饱满的小圆球。

  做拔丝类菜肴,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熬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