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本纪_作者:蔡某人(572)

2017-12-19 蔡某人

  冷句忽来,字字秋风chuī木叶。

  成去非点点头,将剑匣合起,宝剑乍现的锋芒也随之尽敛:“如此也好,我知道了。”

  三人陷入难堪的沉默,许久许久,成去非在脚边长明灯添了烈酒,那火焰便又明亮几分,一如当日送别父亲,他便是这样断续添了一夜的烈酒。他注视着虞书倩,淡淡问:“璨儿你呢?”

  虞书倩痛苦地摇了摇头:“我是成家的媳妇,并没有什么要说的。”她下意识地引袖护住小腹,将那本该可喜可贺之事缓缓道出,“书倩已怀妊在身,且容书倩先退下了。”

  成去非闻言,神色从最初的惊诧,终化作一缕心酸的欣喜,他也在这一刻陡然记起,几载前便是如此——

  仿佛天道轮回,他再次失去至亲,他也将再次得到至亲,上苍所亏欠于他的,却何厚于眼前女子,何厚于成家。

  “兄长,夫君同我早有商议,倘我所出仍是男丁,就将桃符,”虞书倩忽再回首,目中复含泪水,静静望着成去非,“过继到兄长名下,是为成府嫡子嫡孙,日后,桃符便唤您作父亲……”

  成去非一怔,半晌无言,在看向去之那沉沉棺木时,暗哑了嗓音道:“多谢你二人。”

  灵堂一夜长风未断,明明灭灭间的人世悲辛,尽掩于猎猎白幡,而猎猎白幡下却藏不住那一颗颗人心。

  凤凰六年九月十九日,中护军成去之下葬。

  大司马成去非不顾时议,于凶礼之上,亲自抬棺上jī笼山。

  “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三唱挽歌调,一载枯木人,举天哀声,大司马成去非于漫天遍野的纸钱分坠中,于一切繁缛有序的礼仪之中,仿佛得以重观当日去之如何送别父亲,而去之灵柩入成氏祖坟,距父亲并不算远,去之要同父亲一样就此沉默下去,永远沉默下去。

  他抚了抚新立的墓碑,方记起他从未给予过幼弟任何亲密举动,他不曾抚过幼弟的一寸青丝,也不曾牵过幼弟手掌放飞纸鸢,尽管在那记忆的最深处,幼弟似乎有过模糊不明的渴求,只是他从不曾留意,他上来jiāo付于幼弟的,便是生死杀伐。即便如此,在最终的最终,他也未再上前看最后一眼。

  就好比此刻,整个下葬期间,他也再未落一滴泪,亦独余沉默,只在下山时,再次被半路伸出的枝丫缠住了衣裳,这样的场景似隐隐经历过,极为相熟,却无论如何也重现不了。他发觉那不过是夭折枯死的桃枝,灼灼其华,于来年自无从期盼。

  然而,每逢chūn天,jī笼山必经一场野火,那黑色的泥土中也必萌发新芽,虽然这和去之再无任何关联了。

  于是,在这一路,无论谁人一步三回首,无论谁人洒遍伤痛的眼泪,他且都未再有一次回头去看那身后的jī笼山。

  第257章

  凤凰六年历经几月的东堂谋逆一案尘埃落定时, 霜露已降。主犯从犯皆身死伏法,其间所牵涉佛寺僧众、世家庄园僮客隐秘内qíng,随之布告天下,然大司马既已将乱党全部剔除, 便再无威胁之说。

  九月, 大尚书去职丁忧,时议已将大尚书此举视为脱离宦海前兆,大尚书思长林而志在丰糙,也本是人尽皆知的一桩旧闻。即便无人明言,众人也可揣测的是,大尚书同大司马之间再如往昔一般毫无嫌隙,实乃痴人说梦,不过高山流水是否就成水尽鹅飞, 尚需光yīn勘验。

  十月, 大司马府着手征辟属官等各项事宜。长史、主薄、记室、从事等加之仓、户、士、贼、兵、铠诸曹参军,如此之众,皆可由成去非亲自辟署, 时人所关注者也正在于此, 大司马并无沉浸悲痛的闲暇,往来于台阁、公府, 已成为他生活之全部,便是连那乌衣巷本家, 都罕见其身影。

  直到第一场雪降下, 寒冬悄无声息不觉而至, 大司马成去非方记起自己已一连六七日不曾归家,然长史一职迟迟未定,因长史实乃幕僚之长,非亲信者难能任之,在来回扫了数遍案几上所列名单之后,成去非仍是犹豫不决,一旁仍有几曹人选待选,他这些日子是有些疲倦,有一下没一下地叩了许久的案几,直到已被征辟为农曹主事的原河道监察步芳将大司农史青新送的水利舆图呈了上来。

  成去非挪了挪灯盏,烛光映着开chūn要新开的各处水渠,堵塞淤泥处被史青标注得一清二楚,看了半日,他点着舆图道:“届时你同大司农再商议,都水台那群人要拾掇起来,懒懒散散不像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