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姜烟烟的左侧已有些许血迹,姜裳却是眉头也不见皱,她心里对她的恨意,从未衰减过。
上辈子被她害得满门被灭,尝遍所有的苦恨,无数个难熬的夜里,她都曾暗自告诫过自己,总有一日,她会替爹娘从姜烟烟的身上,讨回一切。
可她此刻竟还能用爹娘来作挡箭牌,若不是曾有幸见过她的那副嘴脸,指不定自己还当真以为,她有多么爱着姜家。
细细一想,她消失了两年,却从未回去见二娘一面,任由二娘为她担惊受怕,夜不能寐,这样的人,又凭什么能以人来自称。
这辈子姜裳她既然要当个恶人,就不要再留着些无用的善意,纵是有,那也得分人。
就这么思索一会儿,姜烟烟身上的婢女服已映上深深浅浅的血痕。
突然听见从远处传来破风声,姜裳眉头微皱,而后下意识身形一躲,只听‘叮’的一声,锋利的刀刃已钉入了姜裳身后的大树中。
待她回头时,姜烟烟已不见人影,她所在的地方已是空空dàngdàng,或许身下的土壤里还留存着血迹,就连姜裳左侧的地面上,那条红鞭仍躺在原处,一动未动。
可姜烟烟却已凭空消失。
姜裳自然知道这人决计不是突然消失的,毕竟那深入树gān中的四角暗器,仍停留在原处。
她低头冷哼一笑,将手中的黑鞭慢条斯理的整理好,不过巴掌大小,塞进怀里后,又弯腰将红鞭拾起,回身将暗器取下,放进袖中。
看来姜烟烟身后有人替她撑腰,姜裳打了个哈欠,又抬头看了眼天空,弯月星辰,困意绵绵。是个好眠的日子。
出宫时,婢女与守卫行事匆匆,姜裳望了望周围,见早已没有了姜宏朗的身影,道他定是已回府了。
从宫门处走出,姜裳才发现来时坐的轿子已经没了影子,她叹了声气,今日可把她累坏了,没成想,这临到末了,她还得走路走回去。
姜裳没想着用轻功,原因很简单,她是这汴丘最平凡的一个官家千金,她可不想明日,突然成了城中说书人的大盗。
姜裳顺着来时的路,慢悠悠的往回走着。
一边思索着近日的事,狄李一行人是胡商,三年前她主动找到他们,愿意替他们提供钱,以及进关文书,而她每次只需分一半的盈利离开,她最需要的是这群胡商,从关外到汴丘时的所见所闻。
说来竟已过了三年,前两年她基本不出现在他们面前,只将要做的事,写在纸上,趁着他们出门之时,塞到桌面上。
他们也算通人事,每次约好离开之时,总会将东西搁置在窗沿上,待他们一离开,姜裳便现身将东西取走。
合作非常愉快,这三年,几人的钱财都日益渐长,狄李等人都生了别的心意,想要留在汴丘,买个铺面,将关外的物件卖给官家的人。
姜裳自然是乐见其成。
夜里的汴丘几乎没有行人经过,chūn风料峭,chuī得她睡意如海làng涌来。
又是一个长长的哈欠,眯眼时,姜裳隐约瞧见前面有人提了盏灯笼,朝着她的方向走了过来。
这人身形熟悉,就连那兔子模样的灯笼也有了几分回忆。
“小姐,可算找到你了。老爷回府后不见小姐的身影,都慌张了。”
来人穿着白衣,肩上随意的披了件小袍。右手则提着盏兔子灯。
他眉眼深沉,嘴唇下抿,瞧见她时眼中又似起了风,引得眉眼微弯。
“窦怀启,又是你先找到我,怎么每次都是你来救我。”
姜裳看着他,今日被姜烟烟勾起的往事回忆,又一次奔涌而来,无法抑制。
那日夜里,应也是如此刻,银汉遥挂天河,繁星沉入某个不知名的角落,她是个跋涉许久的旅人,疲惫不堪。
而后他出现,陪着她生死与共,虽救不了她的命,改不了她的运。
但何其有幸,曾得一人顾。
“小姐,是怪奴才来得太晚了吗?那婢女呢?”
这些年身形如风见长的窦怀启,已比姜裳高了整整一个头,他往前迈了几步,等走到姜裳面前时,蹲下身,将兔子灯递到姜裳手中。
而后取下身上的小袍,拢到姜裳身上。
“初chūn风凉。”
姜裳没说话,只是咬着下唇看着窦怀启,倒是把窦怀启看得愣了。
“怎么了?”
“那婢女是二小姐,你难道不曾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