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听说夏姑姑回府报了小老虎之事时,说心里没怨愤,那是不可能的,山杏还真是在心里埋怨了夏姑姑,这也太多事儿,本来好好的日子,结果因为她,再也不能平静的,这抱了孩子进侯府,也不知道还出不出得来,结果后来发现世子爷竟然是万钦山,山杏又觉得这简直就是缘分,夏姑姑说不得就是月老手中的那条红线,让自己终于和大山哥拴在一条线上了。
所以说,山杏还真是觉得世事无常,当你的心境变了,很多事qíng的对错也就变了,要不老人常说,人要学会容忍,学习柔和,看人的时候,也不能光以自己的眼光,要是在上午,自己看夏姑姑肯定是不满的,可现在,自己看夏姑姑,那就是觉得格外的亲近,所以,这件事儿也给了山杏一个教训,以后对待事qíng,不能急着下结论,要看看做事的人。
如果人是值得你信任的,那事qíng的结果就会不同,这就是要求自身的一个处事态度了,做人不能太qiáng硬,也不能太决断,要柔和一些,就像舌头和牙齿,人的牙齿是硬的,舌头是软的,到了人生的最后,牙齿都掉光了,舌头却不会掉,所以要柔软,人生才能长久,硬反而吃亏,心地柔软了,是修行最大的进步,人生才能活得更快乐、更长久。
☆、第一百一十一章 jiāo给你了
第一百一十一章 jiāo给你了
就像夏姑姑今天所做的事,她确实是没有坏心肠的,只是立场不同,不能因为她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就说她做得不对,而且,事无不可对人言,才能不让人抓到把柄,自己首先就隐瞒了事qíng的真相,当真相bào露时,又怎么能怪罪揭露真相的人呢,自己如果是那样的人,这心胸也未免太狭窄了,学会宽容,才能让眼界更宽阔。
“夏姑姑,你快别这么说,这事儿哪能怪你,要怪也只能怪我事先的隐瞒,如果我一开始就把事qíng说开了,还哪会有后续的事qíng,当然啦,说起来大山哥才是罪魁祸首,我可是只有谢谢你的份。”
虽然知道自己这么赖到万钦山的身上,也没什么道理,他又不知道自己当时的身份,可要说错都在自己身上,山杏也是觉得挺委屈的。
“是,是,是,都怪我,这件事qíng确实是我没有处理好,倒是给所有人都添了麻烦,父亲,母亲,你们也别怪山杏,想想我当时的态度,换了谁,也该是避着咱们府上的,还好,山杏是个坚qiáng的,若是换了个xing子偏软的,还不知道要出什么事儿呢?”
被儿子这么一说,侯爷和侯夫人脸上也凝重了些,可不是,换个xing子不刚qiáng的,抹脖子上吊也是有的。
看到气氛有些沉重,山杏赶紧岔开话题,
“夏姑姑,您还是叫我山杏吧,我听着习惯,这大奶奶、大奶奶的,我还真是听着起jī皮疙瘩呢。”
山杏这明显的示好,让夏姑姑也释怀了,山杏这丫头,虽然自己接触的不多,但也算是了解她的,就不是个胡乱记仇的,自己也是过于小心了,现在能和她坦诚相待,能把这个结解开,自己也该承了山杏的qíng。
“大奶奶,这话可不能胡说,奴婢知道您这是和奴婢亲近,但您如果身份在这儿呢,奴婢要是再混叫起来,可就有些不知眉眼高低了,府里也是有规矩的,再把府上的下人们带坏了,那可是奴婢的罪过了,大奶奶也得拿出些气势来,您这话以后千万不要再提了。”
夏姑姑没有明说的是,这丫头还真是没心没肺的,如果她执意让人这么叫,别再让侯爷和侯夫人误会了,她不想当这个大奶奶,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噢——,多谢夏姑姑教导,山杏知道了。”
山杏有些恹恹的,她本身的xing子就是有些随意的,所以她才很在意庄子上的自在生活,如果被圈进了侯府,如果世子爷不是大山哥,她真想立刻就出府去,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要过多久,一想到以后就要一直这样过下去,山杏对于和万钦山重逢的喜悦,也是消减了不少。
万钦山还是多少知道些山杏的xing子的,只是,有些话也不能当着父母的面说,只好忍着,想等到回了自己的院子里,再跟山杏好好的谈谈,
“夏姑姑,以后山杏在府里,还要您多照拂,有什么做的对的错的,您也多教教她,毕竟在外面野惯了,规矩什么的,就不那么在意。”
这话哪是说给夏姑姑听的,分明是说给父母听的,怕山杏出了纰漏受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