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变相的开条件了,李静宜点点头,其实这样也好,有什么话明说出来,倒比拿着感qíng说事,之后再提条件的qiáng,“我知道了,母亲您怎么看?”
“我?若是小田大人那自然好了,”锦阳长公主是见过田超的,长相没得说,比女儿还小两岁呢,还是头婚,说起来还是女儿赚了呢,“就是他那个娘,有些拎不清。”
秦大夫人对李氏也有所耳闻,“这个咱们当然要说到前头,小田大人是入赘,李氏便算不得你婆婆,平日不叫她不要登门也就是了,”
她见李静宜又不吭声了,探身道,“要不,你再见见他?”现在只要说到自己的婚事,就绕不开田超这个人,李静宜心里冷笑,心道自己还真是小看了这位探花郎了,她私下已经见过田超了,也没有兴趣再见一回,她捋捋手中的帖子,“这样吧,左右皇上给了一年时间,舅母也别再奔波了,反正就是这些人,等到了秋天看看还剩下谁,再定吧。”
李静宜看得出来秦大夫人对田超感觉不差,特意嘱咐道,“那个田探花,若是田家人再来问,您只管说我没那个意思,”秦大夫人有些不明白李静宜,这些人里,那些勋亲里挑出来的,几乎都是一些只剩下个空架子,恨不得巴着锦阳长公主府翻身的人家,便是有好一些的,人不是年龄大,就是已经女儿俱全了,读书人里,则是寒门的居多,秦大夫人是知道那些寒门士子的,往往凝一族之力才能供出一个进士来,这中了进士之后,需要回报提携的亲友只会更多,这么综合来看田超倒是最好的选择了。
秦大夫人不相信以李静宜的聪明看不透这些,她是再嫁了,这次若不用心挑选,以后年纪越拖越大,只会越来越难寻到合适的仪宾。等李静宜送秦大夫人走的时候,秦大夫人还是忍不住提醒道,“我知道你之前被伤了心,未必愿意再次成亲,可当下的这qíng势,不说侯爷跟殿下希望你有个好归宿,便是宫里头,也看着呢,这既是躲不过,到底是陪自己一辈子的人,寻个投契的,日子过的也快些不是?”这半年跟李静宜说这些的人不少,即便是知道秦大夫人是一番好意,李静宜再听这些,也难免烦躁,“我明白舅母的意思,可这世上xingqíng相投的人哪里那么容易碰上?我虽然是郡主,要招夫,但也不能一个个亲自见上一面吧?”
这世上除了宫里选妃,就没有一个个亲自看一遍的。
她不愿意再说这些,挽了秦大夫人道,“舅母也不要因为母亲的话,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我的身上,荟娘跟蓉娘也不小了,二舅母也不在,三舅母要守着幽泉庵,她们两个还要舅母cao心呢!”
说到自己这两个侄女,秦大夫人想起一件事来。“前些日子余阁老府上设宴,余家杜夫人居然出来了,还拉着我说了一阵儿话,逮着荟娘跟蓉娘夸了又夸的,我原是以为她是想帮府上的子孙相看,但余家嫡支里,并没有跟蓉娘她们年纪相当的,你也知道,那个杜夫人是个什么xing子,我跟她也不熟,只推说荟娘她们年纪还小,我还想多留她们两年,”虽然当面便拒了清国夫人,但这件事却梗在了秦大夫人心里,“若是旁人,我也不担心了,但那个杜老夫人,”秦大夫人摇摇头,“可不是个好xing子的。”
清国夫人杜氏?李静宜明白秦大夫人的担心了,这位杜夫人自从在宫里无意中遇见之后,李静宜便叫人仔细打听了她一下,因此对她的行事还算是了解。她年纪小却辈份地位高,跟同辈的老夫人们根本说不到一起,而年纪小的,又有身份跟辈份上的差距,因此杜夫人很少出现在各府的jiāo际圈子里,所以旁人托她保媒的可能xing很小,所以她出面相看,最大的可能就是她们杜家的亲戚了。
可若是这样,就凭一个出了阁老填房夫人的举人之家,就敢肖想秦家的嫡女?杜夫人的胃口也太大了些,李静宜冷冷一笑,这是想着有皇上给她壮胆呢!“舅母不理会她就是了,那样的人,不值得理睬。”秦大夫人还是头一次见李静宜用这样的口气评价一个人,心下讶异,却见李静宜不肯再往下说,颔首道,“我也是这个意思,凡是我知道的跟咱们门第相当的人家,是绝不会请托到她头上的,余家,也还有其他几位太太呢!”
余阁老虽然有杜老夫人,但真正掌家的却是大儿媳了,协理的也是嫡长孙媳,这些人哪一个出面,秦大夫人都会给几分薄面的,但是杜老夫人,还是算了。因为知道杜老夫人跟隆武帝的关系,李静宜还是将这桩事放在心里了,送走秦大夫人,她就将欢声叫了过来,叫她往四条巷赵氏那里走一趟,她记得没错的话,赵氏的大女儿可是在余家做姨娘呢,叫她打听,应该能查出些消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