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家这条路子,李静宜是要给荣海断了才成。
“至于长公主府,母亲xing子懦,她身边的人也杂的很,我回去了,刚好帮着她料理料理,”李静宜不但要断了秦家这条路,连锦阳长公主府,荣家人也休想再跨进一步了。
李远山欣慰的看着一脸好奇的女儿,抚掌笑道,“天可怜见,我竟然有个好女儿!”李远山没有儿子,现在发现女儿居然肖父,也是十分的欣慰。见李静宜有些难为qíng,李远山笑道,“咱们李家人吃亏从来没有伸脖子吞下去的,这次的事更是如此,你差点丢了条命,荣家却没有伤筋动骨,若是就这么完了,以后任谁不都得往咱们安国侯府身上踩一脚了?”“女儿明白了,女儿是县主,更是安国侯府的女儿,”以前别人见到李静宜,只会说这是瑞和县主,锦阳长公主之女,忽略了她还是安国侯府的嫡女,而现在,她觉得自己是安国侯府的女儿,是李家的女儿,“父亲,以后我能常回侯府吗?”李远山眼中闪过一抹水光,“当然,那里也是你的家,其实父亲这次是想将你接回侯府的,你母亲那个人,恐怕你回去了,耳根要好一阵儿不清净的,不过你既然想帮你母亲料理府务,那个更要紧一些,你以后gān脆就辛苦一些,两边儿跑算了。”
李远山说着笑了起来,“其实这些年安国侯府也不清静,你也知道,咱们这个爵位多少人盯着呢,”
安国侯无子,那世子就更无从谈起了,李远山跟锦阳长公主这对夫妻又如路人一般,“父亲难道没想过纳个妾室,我想母亲也不会反对的。”
锦阳长公主只生了李静宜一个,又过了这么多年,安国侯为了子嗣,纳了妾室也是qíng理之中的事,李静宜想不明白为什么李远山一直没有动这个心思。
李远山叹了口气,一番深谈下来,他已经了解了女儿并不是那种什么都不懂的女子,“你算算,现在这大周朝世袭罔替的爵位还有几家?说实话,与其等着皇上找借口来夺,还不如咱们直接放手呢!”李远山原来想着,自己无嗣jiāo回安国侯的爵位,而作为补偿,加上李静宜又是锦阳长公主唯一的女儿,将来隆武帝未必不会给自己的外孙子一个恩荫,结果现在荣家恩将仇报,女儿的未来还需要重新谋划。
安国侯李家繁衍百年,虽然李远山这一支只有他这一个嫡子,但李远山隔房的堂兄弟不少,李静宜听父亲说到许多人盯着这个爵位,凝眉道,“是不是松节巷那边叫您过继一个?”除了安国侯府,李氏族人还有两支住在离安国侯府不远的松节巷,李氏一族治家极严,李静宜几位叔伯堂兄,都是官身,平素大家相处的也很是和睦,但这安国侯的爵位诱惑太大了,岂是那些一步步熬资历的官职可以比拟的?
“这事儿也不是一年两年了,你那几位伯母跟婶子,三不五时的最喜欢的就是带着孩子往长公主府请安去了,尤其是你嫁人这两年,”说到这儿李远山一笑,“可叹的是我这么一直不松口,你的几位堂弟最小的都十几了,有小一些的,偏隔的太远,现在啊,你大伯母说着直接叫我过继个孙子呢,我就奇了,这弄个继孙,这咱们侯府又没有他的父亲,这祖谱上要怎么写?”
第六十二章 承重孙
这个提议确实有些扯,这哪里是过继孩子,分明就是巧夺安国侯府产业嘛,“其实您跟母亲都还年轻,”
李静宜很愿意父母再给她添个弟弟。
这孩子,他都多大了?李远山白了女儿一眼,“你现在和离的,倒正好,等将来父亲为你再选一位良婿,咱们直接招赘,反正我这个安国侯的爵位也不打算要了,家业么,怎么也得留给自己的骨ròu才行。”
自己可没打算再嫁,还招婿?李静宜脸一红,“父亲,一是女儿根本没有再想嫁人,二来这个只怕堂伯堂叔们都不会答应的。”
“这个世道啊,谁拳头大谁说了算!”虽然李家那几房都在人出仕,但无论是官职还是圣眷跟李远山都比不着,何况他自问摸准儿了隆武帝的心理,只怕这才是他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如果我找机会将这层意思透给皇上,”李远山得意的捻须而笑,“只怕皇上会帮着你好好选个人呢!”
李静宜摇摇头,“女儿承认父亲说的有理,可是就不能从李氏宗族里选出一个孩子来,由女儿教养,以后做为咱们安国侯府的嗣子么?至于爵位,你只要上折子jiāo还朝廷,谁还能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