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殿下,其实是突厥可汗阿史那钦的第二子,赫那。
赫那粗犷且俊朗的脸上露出一个笑,望着眼前的人:“你潜伏在大梁这么多年,这件事若是成了,我一定会向父汗说明你的功绩。”
眼前的人在朔云多年,早已退去了突厥人的秉xing,无论是形容还是举止,都是完完全全的汉人。
他也笑了:“那就在此先谢过殿下了。”他举杯,“待到可汗一统天下,殿下莫要忘了臣。”
两人说着便大笑了起来,一个想着叫父汗刮目相看,一个想着封官加爵。
第二日早朝。
待议事差不多的时候,文臣们的目光便不由得投注在了崔涟的身上,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他们已经蓄势待发,只等着崔涟开一个头……
崔涟老神在在的站在首位,而那些文臣们已然等不住……
“崔丞相,您不是有事要启奏吗?”站在他身后的人低声道。
崔涟这才回头看了身后人一眼,然后慢悠悠地走了出去:“陛下,臣有事启奏。”
崔涟这话一出,许多人的眼睛里都闪耀期待。其中有一双眼睛,则是兴奋与暗藏的野心。
崔涟的目光扫过众人,将所有人的目光收在眼底:“臣以为,陛下后宫,四妃之位空悬,不免有些冷清……”
其余人皆摩拳擦掌,准备开始一番劝导的时候,崔涟继续道:“恕臣逾矩,臣以为陛下与娘娘该努力一些,早日诞下皇嗣……”
众人没想到崔丞相的话题突然调转到皇嗣身上,准备好的一番话顿时没法接,一时梗住,一脸吃瘪的模样。
公孙奕坐在龙椅之上,将所有人的表qíng尽收眼底,怎会不知众人的想法。倒是他的这位丞相,叫他刮目相看。
而且,帝后要努力,早日诞下皇嗣,这话说到了公孙奕的心坎里。公孙奕恨不得将处理朝政之外的时间都放在这件大事上。
皇帝龙颜大悦:“朕一定会听从崔爱卿的劝谏,让后宫热闹起来的。”
皇帝下朝后便径直去了鸾凤宫。
顾天澜一身常服,正坐在院子里看着书。公孙奕抢过了她手上的书,放在椅子上,然后将她腾空抱了起来,一脚踹开了门,走了进去。
宫人们见状岂不知要发生什么事,都识趣地退了下去,然后将门合上。
公孙奕将她放在chuáng上,伸手便去扯她的腰带。
顾天澜脸色一红,觉得这青天白日的甚是不妥,抓住了他的手:“公孙奕,你在做什么?”
“我在听从丞相的劝谏,与我的皇后多多努力,多生些皇子,让后宫热闹一些。这崔涟和崔琰是父子,但是这父这般识趣,儿子却这般讨厌呢?”
公孙奕现在对崔琰是讨厌到了极点,每次遇到不好的事,都要提一番崔琰。
“崔丞相在早朝上劝谏你多生儿子?”顾天澜总觉得这件事有些怪怪的。
“崔涟说我后宫空虚,我以为他要让我广纳后宫。我正要恼怒,我将他从博陵召到京都,令他为相,便是让他来管我的家事吗?哪知他话音一转,让我多生孩子。阿澜,你没看到一众文臣,一脸憋着的模样,我差点当场笑出来。”
“帝皇,本来就该广纳后宫。”顾天澜说着,心中却觉得闷闷的。一旦想到公孙奕待另一个女子如她一般,与那女子在chuáng上缠绵,说着与她说过的那些甜蜜话,顾天澜便觉得心中酸酸涩涩的,一股qiáng大的怒意从她心中腾升着。顾天澜也向往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但是,当她嫁给帝皇的时候,便该做好准备。当初,她嫁给李邺谨时,觉得这一切理所当然,所以李邺谨后宫无数,顾天澜依旧淡然处之,做一个合格的皇后。而放在公孙奕的身上,她就成了一个妒妇。
公孙奕双手撑在她的两侧,直直地看着她,想要伸手去抚平她皱起的眉头。
公孙奕在她的眼眸上亲了一下:“阿澜,我与其他人不一样的。我是皇帝,也是你的丈夫。”
顾天澜眼中的痛苦褪去,变得冷厉起来:“墨寒,你若是与其他女人在一起,我便杀了你。”
“阿澜,永远不会有那么一天的。”
京都某处院落。
“这便是你说得好主意?你说会离间公孙奕和顾天澜之间的关系,结果便是这样的结果?”赫那的脸上带着不悦与隐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