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天澜揉揉捏捏半晌后才心满意足。
公孙谚已经七岁,在前朝,七岁的王爷便已经可以参与朝政了。七岁的王爷也早有了自己的宫殿。
但是帝后这些年一直没在,公孙谚便一直与太子住着,长兄如父,太子很是依赖维护长兄。
这一夜,母子三人睡在一张chuáng上,公孙奕则被彻底挤了出去,连在房间里打地铺的位置都没了。
待深夜,两个小的都睡过去之后,公孙奕便悄悄将睡在中间的娇妻抱起来,偷了出来,跳上了屋顶。
顾天澜并未睡着:“我还道哪里的盗贼,竟敢这般大胆,竟偷到宫里来了。”
“我的娘子只有我自己能偷。”公孙奕捏了捏她的鼻子道。
顾天澜靠在他的肩膀上。
今夜,月光正好。
故乡的月亮还是不同于突厥的月亮的,更加清亮,更加柔和,也更加熟悉。
两人便在月夜里赏月。
“太子,我们还没有给他取名。”顾天澜道。
于是,两人就太子的名字讨论了一夜,最后定下一个“瑾”。
有匪君子,若美玉。
瑾为美玉。
于是,一直无名无姓的太子在两年后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
公孙瑾。
公孙瑾这一年的日子过得颇为艰辛,比如一大早就被罗甯抓起来学一套拳法,学完之后又得跟崔琰学治国之道,午后小憩一会儿,他悄悄摸到御花园的湖边,想要偷偷玩一会儿泥巴,立即被他兄长抓住,教训了一会儿,然后又被迫与兄长下棋,否则自己玩泥巴的举动就会被告到两个师傅那里。
公孙瑾很想表示自己只是一个孩子,但是没有人把他当作孩子。
娘亲回来,他自觉有了靠山,以与娘亲亲近的理由逃避那些苦难,奈何他阿爹又想借这样的方式与他亲近。
公孙奕在讨好娘子身上很有一套,但是对于小孩却十分有限,他觉得展现关爱的方式便是教导孩子。
公孙奕接过了罗甯的任务,开始教公孙瑾学武。
公孙瑾扎马步的时间由一刻钟延长到半个时辰,小家伙顿时目瞪口呆。
公孙瑾便跑了,跑到了公孙谚那里,悄悄问他自己是不是公孙奕亲生的。
公孙奕追过去的时候,小家伙脸一白,便抱着公孙谚猛喊“爹”。
公孙奕的脸猛地黑了,公孙瑾还未叫过他爹呢。
顾天澜颇为好笑地看着这些闹剧。
第三百一十一章 京都纪事
崔琰也笑了:“太子像极了娘娘和陛下,很聪明。”
“太傅教导的好。”顾天澜道。
“娘娘这般便是折煞臣了。”崔琰道,“娘娘便没有什么想要问臣的吗?”
崔琰和罗甯已经向公孙奕汇报了一日的政务,今日一早,皇帝便亲自临朝,整个朝堂的气氛都变得清新了许多。
公孙奕是开国皇帝,这一众朝臣都是他提拔起来的,只服他一人。太子年幼,崔琰和罗甯辅政的时候,许多朝臣是有想法的,若非他们压制住,这个朝堂早就变天了。公孙奕归来,便彻底稳住了朝堂与大梁。
顾天澜没有再问朝堂的事,而是问:“你与罗甯是怎么回事?百姓们都道你们是冤家。”
崔琰不自觉地摸了摸鼻子:“或许是因为罗将军的喜欢的几位姑娘看上了臣。”
罗甯也到了成婚的年纪,家中替他相看了不少女子,罗甯都没有什么合心意的。吏部尚书家的女儿温婉贤淑,罗甯上了心。这一来二往,两家本来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谁知女方突然拒婚,说是心有所属,这所属之人正是崔琰。
罗甯军下有一世jiāo的女儿。那姑娘甚是豪放,刻意接近罗甯,与他相处。两人兴趣相投,处得不错,罗甯对那姑娘有几分意思,却没想到过几日那姑娘竟拿给他一封信让她转jiāo给崔琰。那之后,那姑娘一直让罗甯转jiāo东西,罗甯渐渐觉得不对,有一日终于问了姑娘,这才发现自己做了一次鹊桥!
“其实臣也很无奈的。”崔琰露出一脸无奈的神qíng,“这样几次后,罗将军便与臣较上了劲,无论什么都想与臣争个高下。”
崔琰一脸“我长得好看,就是吸引姑娘家,我又能如何”的无可奈何的表qíng。
顾天澜看了一眼崔琰的脸,深深觉得他无奈的确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