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雪竹的年纪比只比桑梓小一点,听到她定了门好亲事,焉能不羡慕?
“姑娘不急,世子妃定然有所打算。”郑嬷嬷道:“姑娘得了闲,不妨多到我们这里坐坐,有什么事,老身也可以帮你出出主意。”
作为陪嫁丫鬟,雪竹对卢氏的忠心自然是无人可比。但嫁人这件事已然成了她的心病,郑嬷嬷这样说,她便顺理成章的应了下来。
徐婉真微微一笑,借机拉拢雪竹,她也不图什么。人都是有感qíng的,慢慢相处下来,雪竹的心自然会偏向致远居一些。只要在关键时刻,她能够说上几句好话即可。
“嬷嬷,查一下雪竹进院后遇到的小丫头,赏下去。”
赏罚分明,是一个主子必须要做到的事。她们懂得院中的事不告诉他人,就该赏。也是赏给其他的下人看,该怎样做事。
郑嬷嬷和她心意相通,自然应了下去。
徐婉真打发护卫跑了一趟骁骑卫,将明日要赴宴的事告诉武正翔。他最近忙得脚不沾地,能不能来都不重要,但总得知会一声。
叫了白瑶上来,问过了齐王府的qíng况。为了徐婉真能迅速融入权贵圈子,白瑶本就是肖太后特意为此挑出来的人。她对京中各府的qíng况了如指掌。
“回少夫人,齐王娶了一名正妃,纳了一名侧妃。后院里还有几位美人和无品级的通房侍妾。”
这么听上去,齐王倒不是喜好美色之人。或许,就算是爱美色,在眼下的局势下,也要收敛一二。徐婉真示意白瑶继续往下说。
“齐王府子嗣兴旺。齐王妃生养了有三名嫡子,一名嫡女。嫡长子刚满九岁,早就请封为齐王世子。嫡次子养到五岁时夭折,嫡三子才将将两岁。嫡女六岁请封了清辉郡主。”
“侧妃姚氏,膝下有一子一女,长女七岁,次子五岁,尚未请封。其余美人侍妾均无生养。按出生先后顺序序齿幼,分别是齐王世子、三郡主、清辉郡主、五郡王、六郡王。”
一席话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将齐王偌大一家子jiāo代得清清楚楚。
徐婉真暗暗点头,子嗣兴旺,也是齐王在夺嫡的一项重大砝码。天家的事,既是家事,也是国事。
从侧妃所诞下的子女来看,齐王府里不说妻妾和睦,至少后宅治理得井井有条,妻妾职责分明。
嫡出子女除了年纪最幼的六郡王尚未请封外,均有封号。而侧妃的庶出子女比嫡出的年幼,均无封号在身。这样的后宅,光靠齐王妃一个人办不到,应是齐王的功劳。
反观太子府,太子妃傅氏目光短浅,好利贪财。诞下的嫡子xingqíng也随了她,唯唯诺诺不甚大气。
☆、第715章 做客
皇长孙卫嘉仁眼下年方十八,已经成婚。纵然继承了太子的俊美相貌,但因xing格犹豫不够果决,做事畏首畏尾,不得庆隆帝的欢心,迟迟未能封为皇太孙。
这也是太子对庆隆帝最不满的地方。他的儿子,是孙辈中最年长的。明明已经长大成人,为何请封了几次,庆隆帝都不允?
太子本就不好女色,又不喜傅氏,得了皇长孙便很少进傅氏的院子。所以,在傅氏膝下就只得皇长孙和一名刚刚及笄的长女。
另外,还有几名庶子庶女。在京中,也未曾听过几人的名号,想必也只是平庸之辈。
这两年太子得了汪妙言,越发不爱往后院去。但他又从心底里看不起汪妙言的商户出身,只当她是能随意发泄、和gān脏活的工具,岂能容她诞下子嗣?
从子嗣上看,太子府和齐王府高下立判。
庆隆帝和曹皇后是老夫少妻,废太子妃留下的太子、迁阳王二人,比曹皇后膝下的子嗣都大上十余岁。在孙辈上,皇长孙和齐王世子也相差了足足有九岁。
但庆隆帝既然在位,这点年纪的差别,就算不得什么优势。从这上面看,时间是站在齐王一方。
徐婉真听完了齐王府的大致qíng况,默默的将太子府拿出来做对比,分析起来。
待她回过神来,见白瑶还在静静的等她吩咐。
不急不躁,其实白瑶作为一名婢女,远比桑梓、采丝更要称职。只是相处时日太短,qíng分上远远不及罢了。
“我知道了,你准备一下,明日我带你和沐兰去齐王府。”
去齐王府不比得别处,她这个二少夫人虽然有二品夫人的诰命在身,但毕竟是庶子媳妇。还是低调些好,不能盖过卢氏作为世子妃的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