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太后意味深长的笑了起来,道:“你不必自谦,正是因为你有了心怀他人的胸怀,才有了现世的福报。”
她这一生,阅人无数经历过不少大风大làng。像徐婉真如此心xing的女子,当真少之又少。
她所做的一切,唯遵从本心而已。
徐婉真陪着肖太后饮过一轮茶,曹皇后便遣了人来请太后前往宝林苑。
苑里正是最热闹的时候。
天边呈现出近墨的蓝色,晚霞在天边隐没了最后一丝金光。宫人们在四处燃起了点点灯火,制作jīng良的花灯映照在院中,处处流光溢彩。
这个冬天,庆隆帝的身体愈发虚弱,大半时间都躺在chuáng上昏睡着,清醒的时间不多。这个除夕宴,他该露面的地方已全权jiāo给太子来代替。
前殿灯火辉煌,中间的华彩高台之上,教坊司的女乐翩翩起舞,酒宴中杯晃jiāo错。
除夕之夜,讲究的就是一个热闹喜庆,太子举杯敬过了祝酒词,众人纷纷举杯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气氛也到了最高cháo。借着酒意,勋贵重臣们开始高谈阔论起来。皇家最爱看到的就是一片花团锦簇的盛世景象,众人之间仿佛也没了任何恩怨,显得亲热无比。
在离太子较远的一桌酒席旁边,京畿大营的统领魏明qiáng颜欢笑,闷头喝着酒。桌上数道jīng致可口的菜肴,他连看了不看一眼,只一杯接一杯的喝着。
“这是什么杯子,太不过瘾!”魏明充满着风霜之色的脸膛上,丝毫看不出有醉意。他稳稳地握着杯子,两眼紧紧的盯着青玉酒盏,好似跟杯中酒有仇一般。
只有在他身侧坐着的路大海,才从他两眼发红的血丝中,看出他已经醉得不轻。
“将军,杯子给我,我去给你换一盏大的来。”宫中的酒杯不大,但这样上好的佳酿,比他们日常所饮的更为醉人。
魏明酒量好,往日虽贪恋宫中美酒,但也知道贪杯误事。而在今日,刚刚收到的消息,令他无法释怀,只能谋求一醉。
路大海哄着他放下手中酒杯,让后面伺候着的内侍端了一碗热腾腾的ròu汤过来。
他知道魏明心qíng不好,若是在营中,他想怎么喝都无事。但眼下是在宫中的除夕宴,他要是敢露出怨怼之意,难免会被有心人做了文章。
两人出身糙莽,挥洒血ròu积了军功才能做到今日之地位。但在京中为官多年,两人也未能参透这险恶的官场。全靠庆隆帝护着,魏明才能坐稳了京畿大营一把手的职位。
而如今,眼看着太子参与的政事越来越多,皇帝已经久未露面。在新旧权利更迭之际,两人因只忠于庆隆帝,又距京城核心较远,虽手握重兵,却已经被排除在了太子的班底之外。
这一点,从两人身处的酒席位置也能窥见一斑。
所以,这个时候,路大海更不能让魏明犯错。虽然,他的心头也满是悲愤。
“来来来,大碗的来了。”路大海将热汤递到了魏明手中。
魏明虎目一瞪,问道:“这是什么酒,还冒着热气。”
路大海外表虽然粗放,实则有机变之才。须臾之间便找到了理由,忙道:“这个宫中特供的煮酒,在外面喝不到的。”
魏明点点头信了,两人是一起从战场里杀出来的铁哥们,最是信任不过。
端过ròu汤大口喝了下去,连连赞道:“好酒!”他舌头麻木,酒意早已令头脑混乱不堪,此时已经无法分辨不出,这大碗中所盛的,根本不是什么美酒。
见他喝下,路大海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这碗汤里,他刚刚下了一些军中常用的蒙汗药。分量不多,足以令他安睡。
不到盏茶功夫,魏明便栽倒在桌上,脑袋碰着木桌发出“咚”地一声。他却毫无所觉,呼呼大睡起来。
在酒席上睡着固然是失仪,但正值酒酣耳熟之际,算不得什么大事。总比他趁着酒兴,说出心头闷着的话要qiáng上百倍。
路大海看着睡得无牵无挂的魏明,微微摇头,心头却升起一丝羡慕来。
魏明就是这么一个莽汉,心无城府。难受了就喝酒,开怀时也喝酒。而自己,却不得不想多一层,多方筹谋。
可叹的是,就算他觉得自己考虑的已经非常周详,却仍敌不过那些背后算计。这种日子,不仅仅是魏明过得憋屈,他也恨不得上战场真刀真枪,qiáng过这些不露声色的明争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