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锦绣记”,俞掌柜将她迎到后院,徐婉真问道:“俞掌柜,绣娘可有多余的人手?绢花已得到公主的认可,但时间紧张,人手不够。”
“不知大小姐还需几名绣娘?”
“至少需要两名,能有五名可保无虞。”徐婉真报出她在路上计算过的人手。
俞掌柜面有难色,道:“如今锦绣记的生意刚刚回暖,顶多可再调拨出一名绣娘,再多就会影响生意。”
☆、第154章 筹备
徐婉真蹙眉道:“俞掌柜可有相熟的绣娘推荐?只需这半个月时间。”
“因着旧年被查封一事,甑家为了坐实‘锦绣记’的罪名,处处排挤我们。往日里与我们合作的绣坊,都断了联系。”
既然人手不足,便只能另设他法。俞掌柜退下去后,徐婉真手中捧着热茶,望向窗外,细细思量。
要在半个月内,将五百朵绢花jiāo付给公主,在有限的人手下,还有什么法子能将风险降到最低呢?
桑梓静静的侍立在门旁,阳光透过树荫照she进来,一室静谧。
约莫过了两盏茶功夫,徐婉真眼睛一亮,她想到了!也不是什么绝妙的法子,是现代人耳熟能详的流水线作业。只需将绢花制作的过程进行一一分解,各个绣娘负责不同的工艺,既能提高效率,又不惧其中某一位绣娘生病等临时状况。
不过,若是要将绢花制作流水线化,在“青竹苑”内可铺设不开,需要一处宽阔的院子。
想到此处,徐婉真吩咐桑梓道:“将俞掌柜请来。”
听了徐婉真的想法,俞掌柜啧啧称叹。这不是第一次见到大小姐的能耐,但依旧对这样绝妙的法子大为叹服。
俞掌柜拱手施礼道:“大小姐,在东郊有一处庄子是‘锦绣记’的产业。东家原本打算在那里建一座绣坊,扩张京城的生意。还没等到建成,便出了事,如今那里闲置下来,只留了看守庄子的人手。织机、绣棚、针线等等都是现成的,庭院宽阔,眼下正好能用上。”
“如此正好,省了许多功夫。”徐婉真喜道:“明日你与我一道,去那边庄子里看看。”
“大小姐放心,我这就安排人手先过去,若有缺漏先添置上。”
徐婉真点头,又道:“制作绢花所需的布匹,可准备好了?”未雨绸缪,在之前便吩咐了俞掌柜准备相应的布料。绢花用料虽不多,但极为考究,只有轻盈如烟的软烟罗、薄如蝉翼的绛绡绸能够胜任。
“软烟罗有月白、霜色、莹白、雪青、紫檀、丁香、黛绿、松花这八色,各准备了五匹;绛绡绸备了黛螺、蟹壳青、秋香、绯红、殷红、嫣红、银红、桃红、鹅huáng这九种颜色,除银红只找到三匹外,其余都备了五匹。”牡丹花色繁多,短短三日,俞掌柜为备齐这种种颜色,也颇费心力。
听到如此齐全的花色,徐婉真微微颔首,道:“辛苦俞掌柜。”示意桑梓打赏了一个荷包,道:“接下来的半个月还会更辛苦。我出门不便,劳烦俞掌柜多费心。”
俞掌柜长揖到地,道:“大小姐折煞俞某了!能为救出东家出力,在下愿肝脑涂地,何况这等份内之事。”
又商议了一些细项,俞掌柜将东郊庄子的详细位置告知了驾车的于学民,徐婉真方才回到青竹苑。
采丝迎上来,端了一盅燕窝粥,道:“老夫人吩咐厨房为小姐准备的,这几日小姐奔波劳心,老夫人说了,给小姐补补身子。”
徐老夫人的关怀,让徐婉真倍感温暖。来回坐了几个时辰的马车,在公主府打起jīng神万分小心,眼下身心俱疲。
采丝伺候着她换了常服,只觉阵阵困倦,勉力喝了燕窝粥,吩咐道:“桑梓,你先去给祖母回话,今日在公主府一切顺利,我歇个觉再去给祖母请安。”
一觉醒来,已是金乌西沉。
采丝听到动静进来,将帐子用金钩挂起,回禀道:“老夫人打发玉露来说,让小姐好好休息。有事明日一早再议不迟。”
徐婉真刚刚醒来,神智还未完全清醒,迷迷糊糊的点了头,倒头又想睡过去。
桑梓端了晚饭进来,道:“好小姐,你可不能再睡了,走了困晚间可不好睡。”拧了热毛巾给她敷脸擦手,徐婉真这才彻底清醒过来。
用过晚饭,郑嬷嬷进来调好浴汤,伺候着她泡药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