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户嫡女奋斗史_作者:天际舟(444)

2017-12-15 天际舟

  青麦进来禀道:“小姐,大少爷到大门口了。”

  桑梓扶着徐婉真,青麦在后面拿着备用衣裙等物品,走到大门前。

  徐文敏果然等在此处,见她们出来,暖暖一笑,将徐婉真请上了马车。

  从嘉善坊到西市有些距离,还好这辆马车已经是改造后的四轮马车,在马车轱辘上也包好的结实的牛皮。洛阳城里道路平坦,乘坐起来丝毫不觉得吃力。

  桑梓叽叽喳喳道:“难为小姐怎么想出来的,果然坐着大不一样。”

  “那是因为我们在城里,若是出了城,只能说比普通马车要好一些。”徐婉真道。要想真正避震,弹簧和轮胎缺一不可,但这些都是工业化的产物,在这里是万万做不出来的。

  过了两刻钟功夫,马车停了下来,徐文敏道:“到了,妹子下车吧。”

  这还是徐婉真第一次到西市,透过帷帽看出去,只见街道拥挤,人们熙来攘往。店铺比南市要小,但一间一间紧紧挨着,热闹非凡。

  在这里,女子做掌柜、挑着担子卖货的、出门采买的、手里牵着顽童的,比比皆是。穷苦人家没有“女子不能抛头露面”的讲究。

  马车就停在自己店铺门口,徐婉真抬眼望去,店铺名字取得相当质朴,就叫做“徐家成衣坊”。

  跟着徐文敏进了店,掌柜的忙迎上来,道:“少东家,您来了?”

  徐文敏摆摆手,道:“我今儿带妹子来转转,你忙你的,不用招呼我。”

  徐婉真环顾四周,店内有好几名客人在,男客女客都有,看起来生意不错。

  对着门的柜台,放的是男子、女子成衣各一套,想来是卖的最好的。

  左边是客人歇脚的桌椅,桌面上放了成衣图册。这是供那些有一点经济能力、又不赶时间的客人挑选的。

  右侧则是各种配饰,有女子常用的钗环、妆镜等,也有男子使用的扇套等。材质不算极好,难得的是跟店内售卖的成衣能配套,价格也不贵。

  徐婉真暗暗点头,阿哥的经营头脑很不错,在什么样的地方,就得开什么样的店。

  这些东西若是拿去南市,恐怕连那些出来采买的丫鬟婆子也不会看一眼,而在这里,却恰恰满足了人们的需要。

  这些布料不是昂贵稀少的,以素罗、绵绸这些布料为主。摸上去质地柔软,比粗麻布好上不知道多少倍,又结实耐穿。

  徐婉真在大堂内走了一圈,将几位客人的询问和掌柜小二的的回答都听在耳中,跟徐文敏一道上了二楼。

  二楼是账房所在,在这里每日盘点清算货物,徐文敏来也是在这里处理事务。

  ☆、第316章 点子

  西市这个店铺的格局不比得南市,通常是前店后坊,不设接待贵客的小院。

  二楼上倒也宽敞,只是堆满了账册、图册等物,显得有些拥挤。一名账房正在噼噼啪啪的打着算盘,见徐文敏上来,忙站起来施礼:“见过少东家。”

  徐文敏挥挥手让他不必在意,带着徐婉真转过屏风,后面是一个独立的起居室。有书案、桌椅、罗汉chuáng,想来他在外面累了时,也可在此小憩一番。

  这个小空间里,其他的摆设一应俱无,想来徐文敏也不是时常在此。此时,一下子进来四个人,顿时显得拥挤起来。

  徐婉真在书案前落座,桑梓站在她身后。青麦虽然年纪小,但总是官婢出身,比青萝要沉稳许多。站在那里好奇的左顾右盼,并不动手。

  “阿哥这里可真够清苦的。”

  徐文敏微微一笑,道:“这算什么?比起那些走商风餐露宿,我已经是幸福的紧了。”

  这里的桌面上也堆满了图册,徐婉真随手拿起一册,翻看起来。

  徐文敏见她看得专心,也不打扰,自己拿了账册,看起这几日的账。

  桑梓看了看四周,没有发现茶具,便让青麦在此候着,她出去找茶杯茶叶给两位主子沏茶。

  过了半晌,徐婉真问道:“阿哥,看了这些册子,我倒有个想法。”

  她在前世虽然不懂服装设计这个行当,但身上所穿的尽是在巴黎高级定制的服装。没吃过猪ròu也见过猪跑,不会做衣服但穿的多了,建议还是能提的。

  徐文敏放下手中账册,对妹子的意见他是相当看着的。正是有了绢花作坊的启发,才有了后来的绢扇作坊、成衣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