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户嫡女奋斗史_作者:天际舟(691)

2017-12-15 天际舟

  供应这些女子所用的小物件,虽然不能获取颁发的皇商资格,但对锦绣记生意的帮助极大。

  本就是平常人用不起的奢侈物件,之前昭阳公主簪过两次绢花,就引得贵夫人一阵疯抢。若真的进了宫,连皇后、妃子头上簪的花都是锦绣记所出,何愁没有销路?

  “大少爷,宫中生意稳妥之后,小人觉得,可以将作坊扩一扩。将这绢花绢扇,卖到富庶之地去。在江南道,虽然产业没了,但徐老太爷留下的人脉还在。”

  徐文敏点点头,他正有此意:“俞掌柜跟我想到一块去了。不急,先将眼前的事qíng做好。”

  想了想,又道:“昨日是不是刚入库了几十匹妆花缎?每个颜色挑上一匹,送到何大人府上去。”

  何进贪财爱色,在宫中能说得上话,是商人最爱打jiāo道的人物了。只要豁得出利润,恭敬的将他养着,就什么都好办。

  ……

  嘉善坊中,徐宅。

  徐婉真到大厨房里看了,亲眼见着蒸出来三大屉热腾腾白生生的馒头,满意的点点头。

  “冯兴家的,你带上几个媳妇子,外院徐乐安已安排了护院一道。路上都小心些,别烫着人。”

  冯兴家的脆生生的应了,“大小姐您就放心吧,厨房太热,别熏着您。”

  这些天从北边来的流民越来越多,洛阳城里各个安置点越来越挤。有些灾民就自行设法,在荒废的院中、土地庙,甚至是宽一些的巷子边上,各自搭了遮风挡雨的棚子,一家老小勉力过活。

  为了接济这些灾民,京中的权贵纷纷开设粥铺粥厂。

  定鼎门与天津桥、皇城、宫城轴线贯通,是洛阳城的中轴线。由定鼎门入城,就是洛阳城最重要的定鼎门大街,最宽处达到三十五丈之多,换算成现代的单位,有一百一十多米。

  四大国公府开设的粥厂,就都在此处。

  在入城不远处的街道两边,各家扎了五丈见方的棚子,架起了大锅熬着热气腾腾的粥。棚子里还设了炉火、蒸屉,快到饭点时,就开始冒出炊烟蒸白面馒头。

  ☆、第491章 改名换姓

  沿着四大国公府的粥厂,按品级高低,次第下去是侯府、伯府的粥铺。

  这些勋贵享受百姓供养,此时到了该付出的时候,倒无一家推脱。有些败落的勋贵之家,便几家凑在一起,也不能不出力。

  从北边的长夏门入城,是极热闹的同福大街,因紧邻南市,街边大大小小的店铺鳞次栉比,各种各样的招牌布幡在空中飘dàng。

  商人们便选了同福大街与永安街相jiāo的路口处,呈十字形摆开了粥铺,徐家的粥铺也在其中,

  一间临时搭起来的棚子,只得一丈半宽,三丈深。门口搭了灶火熬着粥,但要想蒸馒头却是没这个地方。徐家的仆妇,轮流在此值守。

  此时当班的是田兴的儿媳万氏,远远看见前面两个护院开着道,冯兴家的抬来了馒头,便迎了出去,将馒头放在案上。

  冯兴家的抹了一把汗,道:“就快饭点了,也不知道这些馒头够不够。”

  摆了这几天,刚开始还发不完。但眼看着,人越来越多了,就只好先到的先得。

  万氏心善,道:“我们藏半屉起来,那些孩子挤不过来,等人散了我们再悄悄塞给他们。”她家中的幼子才两岁,正是讨人喜欢的时候,她最是见不得孩子受苦。

  冯兴家的点点头,拿出一个食盒,道:“给你带的晚饭,趁现在人不多,你先去里头吃了。忙起来就顾不上,你年纪轻要注意身子。”

  万氏感激的笑笑,她们这几个从苏州就跟过来的管事媳妇,私底下关系不错。

  ……

  徐婉真到荣辉堂给徐老夫人请安,陪着她用过晚饭,两人到院中散步消食。

  年纪虽然长了一岁,但徐老夫人的jīng神头比旧年在苏州好上许多。她如今没有什么可烦心的事,徐家眼下算得上事事如意。

  徐昌宗父子出了狱,家业振兴有望。唯一让她cao心的徐婉真亲事,也由太后赐了婚,还受封五品宜人。后宅之事,有徐婉真主理,徐老夫人是万事不愁。

  闲暇下来,她便跟着练习“两禽戏”,觉得身子骨倒是硬朗不少。在院中散步,走上好几圈也不觉得累。

  “你小舅舅那里,可有什么消息送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