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预计是对的。此时的展云端也没闲着,顾越的奏疏刚递上去,她便劝说老爹应该站出来支持顾越。
展谦表示很为难,他的座师秦阁老这次也是支持赵东楼的,所以他只能闭上嘴巴什么也不说。顾越自告奋勇地道:“请爹爹安排让秦阁老见我一面,我一定能说服他。”
看在展谦的面子上,秦阁老接见了顾越,二人一番激辩之后,秦阁老沉默了,却没有最后表态。
而朝堂那边,经过一番私下jiāo涉、讨价还价、彼此威胁要撂挑子不gān了之后,赵东楼和邹恺都作了让步。内阁同意顾越任翰林学士,但是同时给他另加了一个江西道御史的职位让他即刻去上任,也同意给邹恺的亲生父母上尊号,但是尊号只能是简惠帝和简国太后。
很明显赵东楼让顾越任江西道御史是想让他赶紧从邹恺身边滚蛋,给邹恺亲生父母上的尊号也不是真正的皇帝和皇太后,毕竟中间差了一个字便有质的区别,但是这已经是初登基的邹恺能争取到的最好的结果了。
顾越第一个勇敢地站出来对抗赵东楼,现在迫于形势不得不将他驱离京城,邹恺对他心中是有些歉疚的,他早就知道顾越的曲折身世以及回归顾氏的愿望,因此不待顾越提起,便主动下了诏命,让苏州顾氏家族接受这位心心念念要做顾涛儿子的年轻人。
对于自己被调离京城,顾越是有心理准备的,所以并没有觉得很沮丧。赵东楼已经垂垂老矣,而无论是邹恺还是他自己都还年轻,胜利终将属于自己这边。更何况,邹恺的诏命极大地鼓舞了他,他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向展家提亲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部分故事取材明朝大议礼事件,根据需要作了部分改动。男主的经历取材自大议礼事件中主角张璁。
张璁这个人物的经历也是很有传奇色彩的,他考进士考了七次都未中,直到第八次快五十岁时才考上二甲。
后来没能入翰林院而被发送到礼部观政,然而因为在大议礼事件中勇敢站出来帮助嘉靖对抗当时的首辅杨廷和,得到嘉靖的赏识和提拔,最后做到内阁首辅,施行了很多有益国民的举措。
第62章 宴会
展老太太如今对顾越没什么可挑剔的,二十岁不到就做到五品翰林学士加御史的,自本朝开国以来是头一个。如今又入了顾氏族谱,是大才子顾友梅正儿八经的儿子。正所谓要出身有出身,要职位有职位,且在皇帝那里是入了心的,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展谦是个守信的,自然也不会表示反对,而谢氏更是恨不得举双手双脚赞成。如此一来,顾越和展云端的亲事便已是板上钉钉了。
然而此时仍是国丧期间,办不了婚嫁之事,顾越又要去江西赴任不能久拖。因此,他拿了一只匣子过来道是定亲的信物。
那匣子里是一只镶珠嵌宝的金丝抹额,看到正中镶的明珠时展云端不由得笑了,这正是当初她忍着ròu痛送给顾越的那一颗。除了这颗珠子之外,上面还有红宝石和其他小珠串连,打造得十分华贵jīng巧,也不知他是何时准备好的,果然是兑现了他当初的承诺,用更贵重的东西“换”给她了。
两人亲事已定,展云端十分欢喜,但同时也暗暗为顾越担忧,一是江西境内盗匪横行——当初昭王通过赵东楼的关系请增王府护卫也正是用这个作为主要的借口。只不过这一点是明面上的,只要时时预防多加护卫,应该问题不大。
而另一点却是暗处的,眼下未必有人能想得到。江西是昭王的地盘,展云端现在想来,按照前世里他谋反的时间来看的话,昭王应该早就已经在作这方面的准备了,随时有可能因为受到某个事件的刺激而起兵发难。
因此,送别顾越时,她再三叮嘱:“哥哥此去,一切以安全为要,千万小心。”
顾越道:“我知道,妹妹不用担心,朝廷刚调了卢弘卢大人出任江西巡抚,要扫清江西匪患。卢大人素有雷霆铁腕之名,应该不久就可以见到成效的。”
姓卢的巡抚,扫清匪患?
展云端心里不安的感觉更qiáng烈了,她隐约记得,当初昭王起兵造反之时,便是先杀了江西巡抚为首的一些官员,是不是这个姓卢的却是想不起来了……“江西盗匪横行,这一点人人皆知,是要多加防备。可是我担心的并不是这个,而是昭王。”
“昭王?”顾越神色凝重起来,“你是想说,他可能跟赵东楼暗中勾结,对我不利?”当年,昭王增设王府护卫,时任兵部尚书的赵东楼多有助力,他们暗中勾结,不是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