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不改_作者:高楼望月(178)

2017-12-16 高楼望月

  “你的意思是说,这出戏是康关城当地的秀才或教书先生写的?”尤少君继续问道。

  “是,我大哥说了,是位姓杜的读书人,他常给戏班子写新戏,每回收效都不错,这回我大哥听他说了大概的内容,马上就花整整一两银子卖下来,果然让赵家班又唱红了。”班主终于给了有价值的消息。

  “那个姓杜的读书人是不是一直住在康关城?”尤少君还在问。

  “这个小的不大清楚了,王爷您明鉴,虽然赵家班班主是小的亲大哥,但小的们已经分家还各带一个戏班子,有些事不好问得过细。”班主苦着脸解释,生怕郡王爷对他的回答不满意。

  亲兄弟间也要懂得避嫌,倒是长久相处之道,尤少君不能说人家做得不对,“那你大哥的赵家班是常在康关城吗?”

  郡王爷不会是想找他大哥的赵家班来演吧?班主心疼失去这次机会但又不敢不说真话:“是,我大哥常在康关城演的,偶尔才去附近县城,但他在康关城有房子,是不会走远的。”

  能问的都问了,尤少君让人给了班主赏钱,以为啥都捞不着的班主是欢欢喜喜的走人。

  他当着尤家几位长辈问了这么久这么细,总要给个说法的:“别人写的戏主要是照顾大多数人的,所以总有不合咱们要求的,所以我就想着,是不是咱们找一位会写戏本子的,让他按咱们划的框框写,既能让太奶奶看得满意,又能让咱们安心。”

  “十七哥儿的主意不错,不过我想安州镇就有专门写戏本子的,找一个有才的过来就行,不会非跑康关城吧?”瞧着尤少君询问得那么详细,五爷爷就猜出他想派人去康关城了。

  “别的写戏的,谁能想出日审阳夜审yīn的剧qíng,我看中的是那人别出心裁的创意,我觉得只有找到他才能再写出让太奶奶看得满意的新戏,所以我打算去一趟康关城。”尤少君郑重其事的说道。

  五爷爷,尤鸿亮和三房其他陪着看戏的族亲都吃惊了,就算非康关城那个写戏的不可,也没必要尤少君以郡王的身份亲自出马吧?

  “太奶奶的寿宴还有十四天,我只有亲自去看着对方写出新戏才放心,然后我试着能不能让那边的赵家班边排戏边往这边赶,当然这边也别全指望我,还是多挑些戏备着,毕竟我不能保证在那边就一定能找到人。”

  尤少君坚持要去还拿出理由,而且以他的身份是没谁能坚持拦住的,说动身就动身,当天吃了午饭收拾了一些简单的行李,尤少君就带着公主府的侍卫马不停蹄往康关城赶去。

  因为除了吃饭和晚上睡觉,其他的时间大家都在赶路,尤少君他们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就到了康关城,进城就找唱《冤鬼告状》的赵家班,这个赵家班还真的挺红,随便一个路人就告诉他们,西大街戏园子人家正唱着呢。

  尤少君没把他简郡王的身份露出来,只说家里老人祝寿想看青天戏,可《冤鬼告状》光瞧名字就不合适寿宴上演,问班主能不能再排新戏,只要能让老人高兴,一切好商量。

  宗良依着尤少君的吩咐,将十锭雪花银摆开在戏台后面化妆间的桌子上,这下凡是在场的戏班子里的人,不管是有活gān还是没事的,全都围了过来,一百两银子啊,足够他们风餐露宿奔波上一整年了,还是格外顺利的一年才行。

  “说来也是巧了,给我写《冤鬼告状》的杜先生最近定居在康关城里,他前些天又卖给我一个新戏本,他说他家大丫头刚给他添了个外孙子正需要用钱,我去找他说说。”赵家班当然想赚这一百两银子。

  “我和你一起去,问问他还会写什么青天戏,你放心,只要他能写我就让赵家班来演,毕竟你们也是演熟了的,我对你们有信心,就算那位杜先生写不出来了,我也不会麻烦你白带路的。”尤少君让宗良先给赵班主一锭雪花银安安心。

  赵班主正是担心尤少君是外地来的,会只要戏本子带回去,那他不是白帮人家跑腿了?结果银子到手他算心里有底了,就算给跑个腿也不亏!

  尤少君出来后想着赵班主说的话,又让侍卫去买了一篮子的jī蛋和两包红糖,不打算空着手上门,负责带路的赵班主看了觉得有些感动,这一看就是富家公子哥儿的居然这么懂事,看来对家里老人是真心孝顺,才寻思把事办圆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