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不改_作者:高楼望月(396)

2017-12-16 高楼望月

  连太子都这么说,夏家父子还能去找永安帝让大理寺改了判决吗?夏侯叹口气安慰一直没出声的夏百合:“浦依县比西溪可苦多了,流放时说不定人没走到地方就没了,军中更不是混日子的地方,曹家人活受罪还不如死个痛快呢。”

  夏百合没着急说话,是因为她怕那什么郑老先生又是原主熟悉的人,看夏家父子都不知qíng,她才放心,不过:“真是卢家的尹氏老夫人请郑老先生去的,说卢氏疯了?”她要确认一下。

  “太子说的,前脚郑老先生进了他们家在京城的宅子,后脚卢家的尹老夫人就过去了,时间抓得真好,听说尹老夫人年轻是也是个招人的,郑老先生祖籍京城,他们大概是熟人吧。”夏若薇只是单纯气不过,倒没想着指谁骂谁。

  可夏侯心里yīn影太大了,一听就不自在,偏偏又还得装没事人。

  夏百合摇摇头,轻声说:“就算真是熟人,我怎么觉得郑老先生是和卢家有仇的啊?”

  “有仇?”在场的夏家人都不明白了,郑老先生不是亲自跟皇帝说卢清影疯了,把那毒妇的命保住了吗?

  “学医的,还是有名的郎中,郑老先生不会不知道,这疯病是有家族史的,意思就是家里有一个得了,那家里有血缘关系的亲戚,都有很大概率会出问题,越近的越容易发生,比如子女,比如兄弟姐妹。”这里还没有遗传这个词,夏百合就细细说。

  夏若薇惊讶的站了起来:“这是真的?!”真要是,那卢家和尹家可都完了啊!

  “太医院应该有知道的,要不也可以调查,找几个得了疯病的,查他们没出五服的亲戚,就能算出来了。”夏百合可不是因为恨卢清影才说谎的。

  “我回去和太子说。”知道这么大的事夏若薇那还坐得住。

  夏家其他人也顾不上埋怨郑老先生了,他们只不过是恨卢清影不死,哪比得上那位是要卢家和尹家都断子绝孙啊!

  说是断子绝孙可一点都不夸张,只要天下人知道卢清影是真疯了,而疯病是父母传给子女的,谁还敢和卢家和尹家再结亲,就是已经结亲的人家,怕是嫡妻嫡子和卢家尹家有亲的,位子都会变一变了。

  狠,太狠了!

  夏百合是亲眼见过卢清影的,反正她当时可没瞧出卢清影有疯症,不过也可能是潜伏期,毕竟她望而诊断上比不了自家爷爷,她能看出来的,是那种马上要发作的,不像她爷爷,她爷爷甚至能瞧出一两年后才会发病的痕迹来。

  不知道那郑老先生是真诊断出来了,还是胡说八道,他要是真有水平,会不会瞧出她踢曹秉辉的那一脚啊?老实说,夏百合最惦记的是这点。

  就在夏家说到郑老先生时,郑老先生正在傅家做客,郑老先生今年八十整,所以他对着傅院使和傅老太医明显的冷着一张脸,傅家子孙都不敢说什么。

  傅院使和傅老太医也没什么不高兴,傅院使还笑道:“真想不到师弟还会奉旨入京,也好,你我都一把老骨头了,要再不见,怕就是只有huáng泉路上相逢了。”

  傅院使九十的人了,郑老先生就算一肚子火气也不敢和他吵,再说这位大师兄虽然名利心qiáng了点,但没仗着自己是师父亲儿子的身份欺负过下面的师弟,所以郑老先生只当没听见,转向自己的师弟傅老太医:“听说你替师父收了个女弟子,那小姑娘年纪比你孙子还小?”

  就知道他上门是问罪的,傅老太医早有准备:“这是她给李尚书家二少爷开的方子,你自己看。”

  ☆、第二百六十二章 民间行医

  郑老先生名叫郑秉均,祖籍京城,自小也长在京城,他家原是开了家小药铺的,耳濡目染下对学医很有兴趣,那一年太医院招考,他就去了,也考上了,还成了大傅老太医傅兆兴的入室弟子。

  郑秉均的学医路走的很顺,前途看着也十分广阔,可让人想不到的是,就在傅兆兴才过世没多久,他就和傅兆兴的三个儿子大吵一架翻了脸,不但离开太医院还离开了京城,去做了个民间郎中。

  当时有人觉得郑秉均这叫欺师灭祖,是自毁前程,可傅家人却主动出来说,他们师兄弟吵架是因为对一些行医上的理解不合,属于师门自家的事,郑秉均还是大傅老太医傅兆兴的弟子,永远都是。

  傅家人都认了,别人还能说什么,而郑秉均也的确是位好郎中,据说他在民间常常步行翻山越岭去jiāo通不便的村子给人看病,要知道那里的人哪有什么条件请郎中,有病就靠天,挺过来算命大,要不然就得等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