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就像一个难解的谜,光看字面的意思,根本无从探知其本喻。
在遇到林彦弘之前,齐张氏肯定不会相信,这世上怎么还会有如此将矛盾兼具还能融合在一起的人。
她试图追根溯源,从根本处寻找答案。
若弘哥儿因为少年坎坷、久病难愈而导致了这份难言的个xing,但如今他也算守得云开见月明了,一切都在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就算要居安思危,也不至于这般纠结而烦躁。
旁敲侧击了几次,连开朗的齐张氏也不免气闷,只能猜测是翰林院中有什么,影响了林彦弘的心qíng。
她暗骂一句“文官就是矫qíng”,顺便把家翁、伯伯、丈夫、儿子、侄子和外甥全部骂了进去。
没办法为他解决“外部”的问题,自然只能解决“内部”问题。
为了保证外甥不至于消瘦,齐张氏卯足了劲在吃食上下功夫。
过去她也爱捯饬美食,但多半是三分钟热度,听到什么有意思的,就去弄一弄,重点在手帕jiāo面前显摆。
如今她把这当成一个“事业”,恨不得往日里已经得到某些人实践并得到好评的单子都亮出来。
连齐光严在家里用了几次晚膳之后,心满意足之余也奇怪起来:“你最近兴致怎么这么高?”搞得像家里天天都在过节似的丰盛,虽然他吃得挺开心的,但总有些瘆得慌。
虽然丈夫察觉到这点的小变化,让齐张氏感到挺高兴,但见他一脸疑问、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样子,齐张氏就高兴不起来。
她不做声色地瞥了一眼坐在圆桌另一边埋头扒饭的少年,然后扭过头笑眯眯地瞪了丈夫一眼:“老爷,要不要再添一碗饭?”
齐光严和她夫妻多年,哪能听不出“吃你的,别说话”这层含义,于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地朝旁边的丫鬟递了碗,表示夫人让他添,他一定添的“忠心”。
林彦弘虽老老实实地吃自己的饭,但偌大的桌子上就他们三人,很容易就听到旁边人的对话。
舅父舅母如此举案齐眉,让人羡慕不已。
林彦弘忽而想起,那时候还在云阳城里,他带着小láng崽和小彦思,也是这般用膳。
彦思乖巧,小小年纪能自己吃饭,但小láng崽子总是要他抱要他喂,不管能不能得偿所愿,先闹腾了再说。
林彦弘是个很有原则的人,所以十次里只让它“得逞”一、两次。
每次抱着小láng崽,喂它吃东西,小彦思就偷偷用黑葡萄一样的大眼睛瞄过来,虽然他动作很小心,但无奈眼睛太大,随便转一转就很引人注目,一下子就被林彦弘发现了。
通常他会一边看,一边扒饭,吃得津津有味的,也不知道是看林彦弘,看小láng崽,还是看小láng崽的“晚餐”。
如今再想那时场景,带着两个弟弟,只觉得满心温柔和想念。
因着他是赴京赶考,小彦思留在了父亲林丰身边,如今小láng崽也因为他的刻意疏远,再不出现于他的眼前……
林彦弘不禁觉得有些孤单——刚刚重生时的那份寂寥之感,忽然涌上心头。
没有父亲林丰,没有彦思,没有李景承……若不是有舅父舅母还在身边(秀恩爱),他现在一无所有的样子,倒和“上辈子”的样子,没太大差别。
……
天京的夏季,没有云阳城那般难过。
原本齐张氏想带林彦弘到自己在边郊的庄子住上几天,消消暑,却因为今上忽而想重新编史导致翰林院进入疯狂忙碌期而作罢。
不能去外面,就只能倒腾家里。
齐张氏和齐大人知会了一声,准备靠近林彦弘住的院子那边再修个湖边亭。
于是,选了个huáng道吉日,齐府开始动工。
后来顺便也把院墙和廊子修缮了一下。
虽然院子里动静大了些,到处乱了点,但也热闹了不少。
林彦弘这个新晋编修原本只是给上官打下下手,如今也要“新兵上阵”,好在他与榜眼赵广颖已经渐渐熟稔了起来,彼此能jiāo流jiāo流,互相也有个照应,还不至于拖上官后腿。
忙碌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飞快。
转眼间,林彦弘和那个人已经有月余未“见”——他还没有想清楚该如何与之相处,所以依旧没有让每夜站在门外的人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