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彦弘没有多作停留,怕“触景伤qíng”,只能假装没看到合适的,继续往前走。
戎檀早知道表少爷好说话,而且对老爷、夫人很孝顺,见他果然寻寻觅觅地,似乎要开始“大展身手”了,立刻招呼家丁跟上前去。
那摊主见一个身着华服、带着面具看不清长相的男子走过来,身边还带着家丁,就知道这是有钱人家或者官家的少爷出来赏灯玩。
光看身量自然看不出什么,但那摊主常年做生意,眼睛十分毒辣,光看林彦弘扶上宫灯的手,就猜到这是个读书人。
既然是读书人,那自然是有才学的,一般这样的人猜对灯谜的几率也高些,为了保证自己不亏本,他一定得拿出“压箱底”的难题。
“这位少爷,您看这盏莲花灯,还入得您的眼吗?”
戎檀虽是家生子,但也跟市井的人打jiāo道,一看就知道摊主推荐的灯未必是最值钱的,但那上面的灯谜却一定是最难的。
但他不能明面对林彦弘说“少爷,这个灯谜肯定很难,您也许猜不出来,还是换一个吧”,只能拐着弯提醒道:“弘少爷,这莲花灯太常见了,咱们府里就有不少,不如选个造型特别些的,好过跟别人一个样。”
摊主一听就知道要糟,正要开口相劝,就听到那戴着面具的华服青年说:“就这盏吧,即便都是莲花灯,总有不一样的地方。”
“少爷说得可真好,一听就是有学问的人!”摊主见林彦弘根本没起疑,顿时高兴地附和:“好叫少爷知道,这盏莲花灯的每瓣花瓣上,可都抄了佛经,寓意最好不过了。”
林彦弘听他的话,不禁仔细一看,那花瓣相连的地方,还真都以小字誊抄了佛经,有些小巧思。
听对方提及佛经,林彦弘不禁想到了悟觉大师。
今上去岁在京郊围场动用了魂现的力量,回来就病了一场。好在悟觉大师没等到入冬,提前从巫山赶到了天京,这才稳定了陛下的病qíng。
因着这次跟魂现有关,悟觉大师一直留在宫中,他虽没有跟林彦弘明说,但林彦弘也能猜测一二。
想起这次一直无缘相见的悟觉大师,林彦弘觉得这灯跟他似乎算有些缘分,于是让戎檀给了摊主猜这盏灯的银钱。
翻开了灯下系着的小帖,林彦弘看到了上面的谜面。
明月夜,江边对饮——打一字
——对饮,那就是有两人,再加上空中明月,三者一起倒映水中,所以谜底是……
不过是在心中默默读了一遍谜面,林彦弘就猜出了谜底——他对这个字实在太过熟悉,连梦里都不免念起它来,又怎么可能猜不出来呢?
但他却没有因此而感到高兴,心里反而觉得沉甸甸的,好像快要窒息一般。
——当你想念一个人,恨不得日日夜夜都陪着他,却又见不到他的时候,该有多么难熬。
那摊主见林彦弘沉默了半天没说话,以为他是猜不出来,心里美滋滋地,正准备主动开口,给这富贵人家的少爷一个台阶下,也免得贵人尴尬而生气。
谁知道林彦弘关上了小帖,拿起摆在台上的笔,在纸上写下了一个字。
写这个字的时候,他的手微微颤抖,好似笔有千斤,负担不起。
摊主伸头一看那纸上写的字,顿时瞪圆了眼睛,心里直流泪。
戎檀一看那摊主的表qíng就知道自家表少爷肯定是猜对了灯谜,立刻兴高采烈地问:“店家,如何。”
那摊主也是乖觉,知道“大势已去”,连忙恭维道:“这灯挂在这里一个晚上了,猜的人不少,但都没猜中,偏偏少爷您一来就猜中了,可见它原该就是属于您的,只等您来取咧!”
―――――――――――――――――――――――――――――――――
听到那摊主说“原该就是属于您的”、“只等您来”,林彦弘心中刺痛,眼睛里闪过几多复杂的qíng绪。
他没有接话,也没有进一步的动作,眼神直勾勾地看着自己写的那个字。
戎檀是在齐大人书房里伺候的,认得字,他刚刚去看了谜面,脑中一片空白,现在再去看林彦弘写的谜底,仔细一思索就恍然大悟了。
他接过摊主取下的灯,只觉得这盏就是这摊位上最好的一盏,只有它才赔得起表少爷的惊才绝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