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他庄舜远,虽然不敢自称名臣,但至少曾经做御史中丞多年,回归中枢领御史大夫,虽有陛下提拔,但也算名正言顺。
林彦弘既不可与名臣相比,也没有庄舜远资历,升迁如此之快,实乃君主破例而为。
李祈熹道:“平阳府虽是重镇,但有裕王在,一向安稳,经验都是慢慢累积出来的,若不给机会他积累,何时能够独当一面。”
“得陛下爱重,想来林大人无论身在何处,都当好好磨砺自己,以报陛下之恩。”
言外之意,这磨砺的地方可不止平阳府的都督府,任何地方的基层,都可让人熟练事务。
庄舜远没有停顿,紧接着拜而行礼道:“陛下,林大人今岁曾大病一场,身体虚弱,北境偏僻,恐不是养病之所。”
一个不及弱冠的年轻人,幼时就有不足之症,虽说几年前看他的时候,已经完全没有病弱之态,但现在不过是经历了区区一段流言就病倒,可见是个思虑过重、天不假年的。
李祈熹看了一眼庄舜远,心道:还真是动之以qíng,晓之以理……看来没少做准备啊。
“平阳都督府一向由裕王兼领,但亲王府刚得了一个新成员,裕王必定得看重两边,朕担心裕王劳累,遂派林卿去助力,想来裕王应当也是欢喜的。”
没想到陛下竟然这般直接地道出了自己的打算,庄舜远等人闻言,恨不得没听到这话!
他们瞬间低了头,再不敢接话——这时候接话,可是往自己的脑袋上搁了一把刀啊!
——陛下现在难道连裕王都不再百分之百信任了吗?
……
齐光严在得知林彦弘要外放的消息后,高兴之余也忍不住担忧。
待他深思之后,更是有些心惊。
能够远离京中,到地方去,一方面锻炼自己的能力,一方面也可以避开天京的暗cháo。
按照正常的qíng况,再参照他的年纪,林彦弘恐怕几年到十年都未必会回来,那时候也许京中局势已定,或者相对“稳定”下来。
若是实在不行,只要陛下没有想起这号人来,想办法再在外面待了一任、两任,也不是不可能的。
但陛下为弘哥儿定的位置和官职,却让齐光严无法完全高兴起来。
目前四方的都督是由四位亲王兼领,作为先帝的亲子,他们的权利十分大。
四位亲王的封地皆是两郡,一郡乃是亲王府和都督府所在,一郡则为附属,仍设置刺史。
以裕王的封地为例,裕王府和平阳都督府都在平武,汉阳郡则依然有汉阳刺史府。
此外,为了加qiáng京中对地方,尤其是亲王、郡王封地的控管,都督府的别驾皆乃京中所任官员。
郡王封地则另设刺史府,若是像云水郡这般靠近边境的郡州,还可能设有将军府。
同样是长史,王府长史是亲王属官,但都督府长史名义上却是为朝廷办事。
换句话说,都督府除了都督是亲王,司马、长史等别驾皆是朝廷的官员,而且多半是天子近臣。
但亲王兼领的都督府中,qíng况并非完全一样,平阳都督府明显与其余三个都督府不同。
因为陛下与裕王乃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对其一向极为信任,是以都督府司马和长史虽也统领平武郡州的事务,但却会给与裕王最大的支持,而且很少监视和牵制他的行动,可谓最大程度的放权。
从朝廷委派的官员来看,其余诸都督府的别驾,通常是年富力qiáng、既有能力又忠于陛下的能臣,但到了裕王这边,别驾通常就变成了xing格温和稳重、年纪已经到了快乞骸骨的老大人。
陛下这次送了林彦弘过去,照理说和往常并无不同——毫无经验的年轻官员和马上要颐养天年的老大人一般都比较谨慎,不想冒头惹事。
陛下让弘哥儿外放,自然是有惜才之意,让他暂时远离朝局纷争,做些实务。
裕王封地又是四王封地中qíng况最"简单"的,不至于陷入致命的麻烦中……
但齐光严不知为何,还是有些不安。
毕竟裕王才刚刚得了一子,听说小殿下十分康健,虽然还小,但据说已经得华音寺高僧所证,是位有魂现的小殿下。
这就意味着裕王府不再有后顾之忧,几十年内应当都会镇守北境。
——不知弘哥儿此行,何时能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