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此时骤然听到悟觉大师用一种极其冷静的语调,直白而残忍地把林彦弘短暂的一生概括出来,李景承只觉得心仿佛被谁紧攥,难受得生疼。
他上前一步,似想与悟觉大师理论一番,却被林彦弘牵住了手,对方摇了摇头,对他露出一个安抚的笑容。
李景承是难得一遇的先祖返魂,加上他已经镇守北境多年,完全褪去了少年时的青涩,加上他生得身材高大挺拔,气质凛然,若是发怒起来,可让南岭的妖魔胆寒。
但林彦弘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让他完全镇静下来,如一只狂bào状态的银láng被人摸了头,顷刻变得乖巧,仿佛全然无害一般……
见此似曾相识的场景,悟觉大师漠然冷淡的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qíng绪。
眼前的这两个年轻人,和当年的姬砚岐、博尔帖赤那是那么的相似,都是少时教养陪伴,最后变成同心同德。
不同是,姬砚岐遇到博尔帖赤那的时候在遥远异乡,李世海只听姬砚岐在信中提到他们相遇相识的经历,但在巫山,他却能亲眼见到林彦弘和幼时的李景承相处。
有时候看到林彦弘和李景承,悟觉大师就能想起姬砚岐和博尔帖赤那,他感叹他们相似的经历,也感叹他们不同的结局。
从他醒来的时候知道姬砚岐跟景承离开了都督府,李世海就猜到他们要去哪里。
几百年前姬砚岐为了他毫不犹豫地离开北境,回到天京,最后与博尔帖赤那天人永隔;
如今为了能与博尔帖赤那同眠于结缘之地,他选择放弃好不容易获得的生命,永远留在异乡的茫茫沙漠中。
因为姬砚岐知道,若是李世海清醒的时候,以他对姬砚岐重获新生的执念,恐怕不会轻易让姬砚岐做这样的选择。
——兄长,你与博尔帖赤那离去的时候,都还是年轻的模样,但此刻的我却已经垂垂老矣……如果再见时,你们当认不出我了。
悟觉大师问林彦弘道:“他是不是有什么东西,是留给我的。”
林彦弘点点头,他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和一个系了绳的素色小布袋,这是他“醒”来时就在自己的身上的,显然是墨山先生留给悟觉大师的东西。
李景承不想让林彦弘接触悟觉大师,于是取了他手中的东西,自己拿去教给悟觉大师。
李世海接过那信和布袋,又将另一封信jiāo给了李景承:“一物换一物,两不相欠……你们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
林彦弘和李景承带走了那封能解答他们内心疑问的信笺,还没有来得及拆开来看,就得到暗执营传来的消息。
庄武元年,显帝的同胞兄弟,华音寺的高僧悟觉大师,于云阳都督府,坐化。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萌萌再睡一夏的手榴弹投喂和萌萌竹攸的地雷投喂~!(*╯3╰)
第181章 封王
万物因缘而生, 因缘而灭, 无论对于逝去的人还是生者来说,死亡是一段新的因果的开始。
于是, 旧的因果,也在这一刻终结,最后渐渐消逝, 毫无痕迹。
按照悟觉大师的遗愿,皇长子李景承偕同云阳都督府长史林彦弘将华音寺主持洪旭大师接到平武,主持了其师叔的坐化仪式。
火化得到了数颗佛骨舍利,被洪旭大师带回华音寺, 骨灰则由林彦弘代为撒入大江。
“我轮回几世, 到这里应当是终结, 过去无缘见过九州五国, 甚是可惜,如今不如归于天地,畅游四方,望诸君珍重。”
随悟觉大师一同被火化的, 只有墨山先生“托”林彦弘带给悟觉大师的信笺和小荷包。
看过悟觉大师留给他们的信,他们不仅知道了事qíng的前因后果,也知道了数百年前梁州发生过的前qíng,以及悟觉大师每一次转世做过的事qíng,包括这一世他留下的人如何安排。
后来宫中曾对照着史料记载考证,林彦弘也渐渐将须弥芥子里的古籍一一研读,发现悟觉大师信中所言都多少得到佐证, 遂相信这一次悟觉大师终于告诉了他们实qíng。
因为要火化,怕荷包里有火~药,所以他们将其打开,于是知道了,墨山先生留给悟觉大师的荷包里,装着一颗油松的松果。
虽然林彦弘他们不知道具体的原因,却可做一个猜想。
墨山先生当年为躲避奉帝的纠缠,离开梁州出使雍国,送和亲的公主至王帐,随后十年皆留在异国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