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先生的厨房_作者:行清(21)

2017-12-14 行清 民国

  边上的四爷也奇怪,想了想,才拍着脑袋对爱妻道:“阿英实在对不住,我前日赴那新任都督上任宴会的时候,走的匆忙,估摸着挑礼物的时候,错手拿了你那酒塞礼物堆去了。”

  “倒是可惜了,蕤蕤做的东西,肯定非凡品。”林四夫人也不好怪他,只在心里遗憾了会自己没口福也就揭过了这一茬。

  ·

  ·

  伏仙山除了有名的仙人传说外,没什么稀奇的,地势高峻的,冬季山上还会降雪,山脚往上一阵山地都光秃秃的,附近的农人都挺喜欢到这里砍柴烧水做饭的。

  倒是再往上走一两百米,才有了一点森林的模样,一些自然生长的果树和前人栽种如今却被荒弃的果树肆意生长,什么都有,看着多但是树gān有的枯huáng,有的则是树底下杂糙丛生。

  “以前有富贵人家包了整座山头,想要经营果园,移了别处的一些果树在这种着,看着有模有样的。没想到没过多久,那户人家就因为贪污被官府抄了家,这地充了官府,后来被陈家低价买下,如今转到您的手上来,就是一个烂摊子。这山都不知道荒了多久了。”

  “大少爷,您小心些,这山里头到处都是糙木枝叶,偶尔还有小动物,小心刮着绊着您。这山挺危险的,平常除了那些打猎的,都不上来这么高的地方。”

  眼前带头的是林家姜庄田产的负责人老衡,此刻小心翼翼地朝后头跟着自己的主家叮嘱道,自己则在前面带路。他心里头直嘀咕,这年头的有钱人真是爱看新鲜,穿的这么齐整说是要来巡山,这山有什么好看的呢?还不都是一片绿,这不是瞎折腾嘛!不过这话他却是不敢当面问的。主家虽然年纪轻轻,但威势极重,眼风扫过来,能将人看得腿软。

  “大少,我们上山来gān嘛?”

  “巡山。”阿福明显一噎。

  “有养牛羊这类牲畜吗?”林葳蕤扯过树上的果子在手里瞧。

  “这倒是没有,牛都用来耕种了,这襄城也没有冬季吃羊ròu的习惯。不过山下倒是散养了一圈jī鸭鹅这些畜生,平日里割下来的杂糙和捡到虫子喂他们就成,就是长得不快。”

  “回头去附近村落看看有谁出小羊羔或者小牛的,有多少买多少,把一部分山围起来,养在山上。”

  “……”

  “怎么了?”

  “没什么,小的记下了。”原本想说这样随便放养根本就是làng费钱,这两种畜生都不好养的老衡看到大少爷撇过来的眼神,瞬间住嘴了。算了,反正亏的不是我的钱。

  几人往山下走,林葳蕤边走边问:“这几年山下周遭地里收成如何?”

  老衡赶紧回答:“大少你也看到了,除了我们地里上游刚好有条河经过,地肥一点,其他人家的地往年到了小麦玉米高粱需要水的季节,都要缺水的,这一缺水,农作物就得死,没的商量。加上最近几年老天要么大旱要么大涝,就没个消停的时候,我们地里的收成是越来越少了。这也是没办法,到处都这样,年头光景不好。”

  “一缺水就死?”

  “可不是嘛,这农作物都挺娇气的。”

  “伏仙山只有这么一条河流吗?”

  “其他的地方也有,但这不是旱年嘛,大都断流了,要么就是水比较小。只剩下我们旁边这条伏仙河还跟从前一样。”

  “带我去源头那里看看。”

  “村里的人用水是哪一条?”

  “为了不跟地里抢水,都是用东北边上的一条河里的水。”

  主仆三人逛了一上午,才饥肠辘辘地下山去。老衡告别前被林葳蕤叫住吩咐:“明日召集地里的长工和短工,要开耕播种了。”

  “这稻谷和玉米还是用往年的种子吗?”此处虽在北地,但因为有伏仙河流经,且气候和土壤都异常湿润,为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农人们都是种的水稻。

  “准备去年一半的量就可以,其他的用我从国外带回来的改良种。”

  夜深人静,入梦时分,林葳蕤凭着感觉再一次进入到了小dòng天里,查看自己昨日放到小木屋里浸泡着的种子。

  在国外的时候,他偶然间发现这方小世界里地里栽种的农作物生长速度极快,远远超过寻常人的想象,而且品质极佳,口感更是令林葳蕤这个生长在现代农业飞速发展时代、尝过无数美味的厨师都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