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先生的厨房_作者:行清(42)

2017-12-14 行清 民国

  物至于此,小得盈满,所以谓小满。

  田间头,老衡抽着旱烟监督田里的农人gān活,旁边站着詹叔白。

  詹叔白看着田里一片青huáng相接,饱满的稻穗压低枝头,有些惊奇道:“老衡啊,你们今年的稻子种的不错啊,感觉瞧着像快成熟了。”

  老衡却是几分欢喜几分愁,“老詹你说我也是种了这么多年的庄稼了,但是今年这稻子,唉……”

  詹叔白:“怎么,这稻子有什么问题?”

  老衡抖了抖烟,“问题就是长得太快了!你说我们之前因为换了主人家所以chūn播耽搁了些日子,清明之后才播的种,立夏前后移栽的,才一个月呢,怎么看着就快成熟了。长得这么快,也不知道稻子里头的浆灌满了没,别到时候欢欢喜喜收割下来,却发现是坏的稻子啊!”

  詹叔白摇摇头,“你说的那是寻常的稻子,这可是大少爷从洋人那带回来的改良种,怎么能一样呢?!改良改良,自然是往好处改咯!”

  老衡一想也是,这几十亩都是播的大少爷给的种子,从前的种子种下去却是正常的。说不定这洋人的改良种还真是能让稻子长得又快又好。要是这样的话,这可就不得了了!

  “詹厂长!您来看一下,这,这水咋喷不出来了!”詹叔白一听,赶紧就往田间那cha着小喷头的地方赶,这可是他那经过改革的烟糙行花了好几个月的心血,而且一个值一百大洋呢!这要坏了可得心疼死他了。

  自从大少爷接手烟糙行之后,生产烟糙的几条线就被砍成了只剩下两条,其余的机子卖的卖,拆的拆,又花了几千大洋通过林四爷从一个美国商人那进了一批机器,他厂里那些高价请来的老师傅带着新招聘的上过学的小师傅拿着大少爷给的图纸,整天研究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这就是其中的成果之一,一个会自动喷水雾的机器。

  姜庄乃至全省这几年都大旱,稻子却是最离不得水的,虽然伏仙河没gān,但也经不起这么大批量的灌溉。所以这几年的收成都不怎么好,他们原本还计划着gān脆今年不种稻子改全部种耐旱的玉米和小麦得了。

  大少爷却是让人倒腾出了这么一个东西,让人在田里隔着空安上,每到下午两点气温最高的时候就喷水雾,其余时间一概不理。

  大家一开始还有些担心,但一段时间后就发现,除了省水省力外,这田里的稻子竟然也没死!这可乐坏了所有人,要是这样,那他们今年的粮食产量不得翻倍!

  虽然只是点小问题,这机子还是没啥问题的,可詹叔白还是不放心地继续在一旁守着了。

  “哎!老衡!老衡!”老衡回过头去,就见一个隔壁田庄的管事过来了,等走到跟前,就听见他打听:“老衡,最近在忙什么呢?小满的抢水祭田你们田庄怎么没一个人去啊?”

  这抢水祭田是农人的习俗,小满水不满,秋收肯定愁。于是大家就约好在小满这一天黎明,燃起火把,敲起鼓锣,一齐踏动河边装好的水车,把全部的河水引灌入田,免得农作物在即将到来的高温天气里旱死。

  老衡这会也不谦虚了,指着田里让他自个看,“你看我们这田还用得着抢水吗?”其实是大少爷嫌敲锣打鼓什么的太吵闹了,也太没有气质了,不让人gān。按他的原话说,跟唱大戏似的,但是这话他能说吗?

  那管事为自己田庄里的旱死的庄稼忙得焦头烂额,已经许久没过来他们这了。这会仔细瞧了也是大吃一惊,“你们这今年的稻子怎么长这么好?瞧着都快变huáng了!你是没瞧见我们的,我们那田里到八月能有一半收成就不错了。咦,那喷水的是什么玩意?”

  老衡于是按照这几天詹叔白在他跟前念叨的这东西的好处和贵处,换了自己的话给这管事复述了一遍,心中颇觉与有荣焉。

  那管事可能也是没想过种个田还能搞出这么多事来,听完也不无羡慕道:“林先生是个有真本事的人!听说人也宽厚,老衡你这次跟的主家真不错!”

  老衡自然是反过来宽慰他几句,就又听那管事说:“我们那其实还算不错了,虽然比起你们没得比,起码吃的饱,但是省西边舞阳县的人听说连饭都吃不上了,正在闹灾荒饥荒呢。”

  “这是咋回事?”

  “河里没水,天上不下,这几年上头的税又收得特别重,听说舞阳县那已经有人落糙为寇,专门做抢劫的行当了。你下次经过那的时候小心些。不过左右是在西边,对我们应该是无碍的。”那管事又羡慕地瞧了许久田里的稻子,想着回去跟主家提一下这事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