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芳心里后悔,可是也只悟出了这一点,对于几个女儿,她的想法一点都没转变,甚至更加深了心里对闺女的不喜。
她和建党被赶出来住着破屋子,几个丫头却住着家里的好房子,吃得好睡得好,每天除了上学就是去巴结老太太,把爹妈抛在脑后。
果然生闺女就是不可靠,她还是得想个办法生个儿子。
“不嫁也成,只是这老鳏夫给的定金咱们家里是退不回去了,你爸和我年纪都大了,看病吃药要花不少钱,这钱早就全花光了,这麻烦是你惹出来的,这钱,自然也得你拿出来。”刘大花早就把打听到的事qíng和婆婆说了,这顾建党两口子虽然被那老虔婆赶了出来,可是这东西却没克扣,这些年他们自己挣得钱和粮都让他们带出来了,而且她不信,自家小姑子这么些年就没有偷偷藏下那么一点。
刘大花的这个猜想没有错,顾建党是个埋头苦gān的,这么些年,地里没活的时候他都会跟舅舅苗铁牛要些其他活gān挣工分,几乎是全年无休的,每年分了粮,这工分折合成钱,还有五六十块呢,这还不算田芳自己的那一份。
分价前,这些钱都是上jiāo的,分家后,这些钱都是田芳管着的。
农家的花销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粮食都是队上分的,荤腥就等着年中和年末杀猪,在吃食上基本不花钱,顶多就是去县城的时候,买糖果瓜子或是准备年货的时候,要花些钱,但是这些钱在顾建党家也是省下来的,田芳可舍不得给几个闺女买那些个吃食。
穿上头,地里的棉花收获了,每个社员也能分个几斤,只是现在的村里人也很少有那些会纺布的,更多的也是去城里买布,村里人每人在年末的时候可以分到三尺布,只是那些布又够gān啥的呢,有些灵活的会和城里人用粮食或者钱换,一年到头,总是要给当家人和家里的孩子扯一件新衣服的,当然,这一点,在顾建党家也是省下来的,因为田芳每年就只给顾建党一人做新衣服,她和几个孩子都是改顾建党的旧衣服穿的。
衣食住行,jīng打细算的田芳几乎是能省则省,但是在人qíng世故上,这些就没法省了,村里人几乎都是沾亲带故的,谁家有喜事,总得添一点份子钱,尤其是田芳的娘家,为了盘剥几个闺女,都快把这节日过出花来了,逢年过节,这钱和礼是不能少的,老头老太太的生辰,几个兄弟妯娌的生辰,虽说不办酒,但是作为嫁出去的小姑子,总不能没半点表示吧,还有几个侄子,那更是顶顶重要,从出生,洗三,满月,周岁,到之后的每一次生日,田芳都得给准备一个足足的红包,不然就是不孝孙,就是白眼láng。
田芳在其他方面极近抠门,可就是在人qíng这上头,把其他地方省下来的钱全搭进去了,每次五毛一块的,这钱能省下来,也是极少的了。
这么些年,除了分家的钱被老太太收了回去,田芳手里,满打满算也就只有八十多块钱了。
“好,十块钱我给。”
田芳咬了咬牙,原先自家当家的还想着之后不能一直住在这泥坯房里,打算再省些钱,到时候和大哥老三那里借一些先起个小房子,可今天,这钱就被要去了一个小口子,田芳这心里,一点都不是个滋味。
“十块钱哪够啊。”刘大花听她答应的那么慡快,就知道,这小姑子手里的钱,绝对还要比这十块钱多的多。
“你那侄子要上小学,得给他攒布票做新衣裳,做新挎包,还有铅笔橡皮,人省城现在流行那铁壳盒子装那些东西,人家都有,咱们田家的根苗苗也得有一个吧。”刘大花拉着小姑子的手,脸上的神qíng可比刚来的时候亲热多了,嘚吧嘚吧的说个没完,可是田芳却丝毫不为所动,只觉得自己这心,更凉了。
“你和那三个丫头估计是断了,以后要是没孩子,还不得传根那孩子给你养老啊,你对传根好,那孩子心里头都记得,他感恩。”刘大花说着给老太太使了个眼色。
田芳的神qíng略带讥讽,感恩,呵!
当初她的钱也没少给啊,这次回娘家,就是那个她疼爱有加的大侄子,嫌她吃白食,往她的饭碗里吐口水,这些,她可都还记得呢。
“我和你大嫂也不多要你,五十,不然——”老太太抬起眼皮,yīnyīn地看了田芳一眼,“芳子,你可要知道个好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