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坤城也没把读书当回事儿,能读自然是好的,不能读那就早点出来工作,从军也是个好出路,反正有手有脚,还怕饿死不成。
他也是这么过来的,也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好。
“这小子知道你要带着向文他们去黔西,也闹着要去呢,我想着反正我们到了黔西还得住上些日子,把他一个人留在这里也不是个事儿,就打算答应他,把他一块带上了。”
以前余坤城出长途车的时候,都是把孩子托邻居照顾的,反正白天学校上课,有午饭吃,也就是晚上吃顿饭的事,可是下个月不一样了,下个月开始小学都放假了,顾建业带着孩子都去了黔西,把余阳放顾家也显得有些不靠谱了,gān脆就把余阳一块带上,他这个当爸的还能照顾些。
yīn魂不散!
萧从衍看着对面那个笑的一脸灿烂,少了两颗门牙的小鬼,心中吐槽。
“这样也好啊,一路上还能带着孩子长长见识,总是窝在这小地方,也不是什么好事。”顾建业自然一点都不介意,他也是知道余家的qíng况的,余坤城走那么久,把余阳一个孩子放在家里,确实也不是什么简单的事儿。
“今天农场又杀猪了。”
余坤城莫名其妙来了一句,顾建业心有灵犀,不用他多说,眼睛顿时就泛了光,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个点不是饭点,国营饭店一个吃饭的人都没有,大厨朱老六难得从后厨出来,拿着大蒲扇不断的扇着风。
或许是伙食好的缘故,朱老六的人长得就和他的姓的谐音一样,肥头大耳的,因为每天除了窝在后厨烧饭也没什么活动,更是白白胖胖。
这年头胖多难得啊,还是国营饭店掌勺的工作,多少人想把闺女嫁给他,只可惜,朱老六只对吃有兴趣,娶个媳妇来和他一块吃好吃的,那要把朱老六给心疼坏的。
顾建业和余坤城带着三个孩子一跨进饭店的门,朱老六那浑身上下的警报就全打响了。
“我没做ròu松,过年做的那些腊肠也没剩了,今天新到的猪ròu我没卤猪蹄和猪耳朵,反正我的后厨啥都没有。”朱老六一阵噼里啪啦,被肥ròu挤得咪咪大的眼睛警惕地看着来人。
顾建业和余坤城相识一笑,ròu松腊肠加卤ròu,看样子今天家里又能加餐了。
“嘤嘤嘤——”
朱老六一个大男人拿着一条小手绢,擦着脸上哗啦啦往下流的泪。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他看着自个儿空空dàngdàng的后厨,八个卤猪蹄,那两个qiáng盗就只给他留了两个,腊肠和ròu松也少了大半,美其名曰世侄世侄女难得来,他这个做叔叔的也要表示表示,一表示就把他的厨房搬空了大半,虽说给他许诺了这趟去黔西,会给他带当地特色的食材过来,可这不是还没影吗,朱老六这心,还是很痛啊。
禽shòu,qiáng盗,朱老六气自己jiāo友不慎,再有下一次,他一定要绝jiāo,不然,他朱老六就改姓猪!
委屈的朱老六咬着小手绢,恶狠狠地发誓道。
第73章 人在囧途
顾建业和余坤城的车是解放牌卡车,载重量为4吨,前头一个大车头,后头是一个长车兜,装完货物用防水的绿帆布盖上,再捆上牢牢的粗绳子,说是载重4吨,实际上每次出车,基本上都会把车子装的满满的,如果装的是原本就轻便的货物,那么是不会超重的,可要是原本的货物是比较重的,那一卡车的东西,实际的重量肯定是超出规定的载重的。
顾建业和余坤城都是老司机了,每次遇到货物超重,开车都会格外小心,毕竟这年头在这方面没有严苛的规范,各个工厂为了节省运输开支,往往也会死命往车上塞货物。东西是公家的,命是自己的,只要货物一超重,两人开车的速度就会减缓,防止刹车不及时的问题。
这次去黔西运气好,他们装的东西是一卡车纺好的棉丝线,准备运往黔西的第一面料厂,黔西这些年的棉花产量一直都不高,每当棉花丰收的时节,就会有qiáng降雨发生,还未即使晾晒的棉花往往都会腐烂发霉,这些年,黔西的一些面料厂,棉纺厂的棉花或是成品的棉丝线都是从周边各地的工厂运输过去的,顾建业和余坤城前年也开车去过黔西,对这一路的路况也还算是了解。
照原先说好的,早晨七点半顾建业和余坤城就该从运输队开着车去涟洋县的棉纺厂运货,所以在七点之前,顾建业必须带着孩子赶到县运输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