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娇宠纪_作者:麻逗(198)

2017-12-14 麻逗 年代文

  一行人也没有走远,去的就是招待所不远处的国营饭店,其实招待所内部也有食堂,只是那里头的饭菜味道不怎么样,虽说价格上比国营饭店肯定是优惠不少的,但是难得带几个孩子出来,顾建业总是想要带他们吃点好的。至于余坤城,他就更不在意这些了,以前他媳妇沈悦在的时候,他的钱都紧巴着沈悦去了,现在沈悦一走,他一个大男人不抽烟偶尔喝点酒,根本就花不了多少钱,更何况他的头脑灵活,偶尔还能给自己赚一点外快,只是下顿馆子,根本就不在话下。

  “一盘酸huáng瓜,一盘大杂锅,一盘锅包ròu,一碗紫菜虾米汤,再来两盘烙饼,八个白面馒头。”顾建业和余坤城熟门熟路地点了菜,点的都是这里头最好吃最出名的菜肴。当然这一顿的花费也不小,一般人家里头,还真不一定愿意花这么些钱吃一顿。

  所谓的大杂锅,顾名思义,那就是杂,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河里游的,只要你想,什么都可以往里头加,顾安安来到这个时代这么久了,也吃了好几次了,不过家里做的那些所谓的大杂锅实际上一点也不正宗,都是前天没吃完的饭菜,再添点新的食材乱锅煮一通,偶尔家里有ròu的时候加点ròu,实际上也就套了个大杂锅的名儿,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顾安安以前一直以为大杂锅就是那样的,现在一看,才知道自己把这道菜想的太简单了。

  鹅掌、鱼头、jī块、河虾、huáng瓜、玉米、芋头、木耳、冬瓜、腌ròu、香菇……整整一大锅,是用一个和小脸盆差不多大小的锅子呈上来的,咕噜咕噜还冒着热气,炖这锅东西的底料是祁华县当地居民自己调制的酱汁,以及有些年头的老卤,随着热气的蒸发,那浓香的滋味就一个劲儿的直往人鼻子里头钻,葱花和香菜叶儿是最后撒上去的,香味霸道qiáng劲,跟着大杂锅原本的鲜香,相得益彰。

  “咕——”几乎这碗大杂锅一上桌,在场所有人的肚子都忍不住抗议了,主食的烙饼和白面馒头一上来,大伙就忍不住开动了,抓起馒头或是烙饼,对着那盘大杂锅下手。

  大杂锅里头的食材早就已经炖烂了,鲜滑的鱼片,入口即化的jī块,鹅掌的胶质更是被炖煮出来,几乎舌头一抿,那被炖化的表皮就抿到口齿之间,一点都不费牙。

  里头的蔬菜味道也是极好的,吸收了所有食材的味道,带着微麻微辣,还有卤汁的浓香和酱汁的鲜香,甚至比荤菜更好吃。

  咬一口白面馒头或是烙饼,再来口大杂锅里的菜,偶尔喝一口里头的汤,大杂锅煮的时候除了酱料和卤汁是不加水的,所谓的汤,都是冬瓜等水度高的蔬菜上头炖煮出来的,是所有食材的jīng华,味道就别提有多鲜了。

  顾安安喝着好喝的浓汤,乐的眼睛都迷成了一条fèng。

  这个年代别看各种东西都紧缺,可是好吃的东西也都是实打实的,就拿白面馒头来说,那面粉所带着的香味就是后世的面粉所比不上的,所有的食材也是如此,没有污染,没有各种所谓的科学的饲料,原生态的食材,所蕴含的味道,才是最棒的。

  锅包ròu的味道也很好,毕竟ròu是难得的东西,做的再难吃,也是有人捧场的,更别提这国营饭店的大厨把这到名菜做的酸甜可口,外苏里嫩,比起那道大杂锅,也是不逞多让。

  顾安安上辈子也常常自己做这道菜,只是她自己的做法比较简单,是用超市里成品的番茄汁勾芡做的,锅包ròu费油,现在一般的家庭肯定是不怎么做这道菜的,不像国营饭店,他能用炸完苏ròu的剩油去做别的菜,不会làng费。

  现在每家每户的油都是定量的,农村里的百姓更惨,他们可没有什么油票,每年的用油就等着队上杀猪,用猪皮炼油,或是在队上分芝麻花生的时候,拿着那些东西去公社的油坊榨油,每一滴油都是省着用的,做菜几乎不加油,跟别提做锅包ròu这种菜肴了。

  剩下的两道菜,酸huáng瓜酸脆慡口,上头加了蒜末和辣椒,带着些微辣的口感,紫菜虾米冲的汤也很难得,他们这里并不是沿海地区,虾米到还好些,紫菜却是很难得的东西,至少顾安安来到这个时代这么些年,还是第一次看到紫菜。

  紫菜的营养很丰富,或许是因为是长在海中的藻类的缘故,晒gān后的紫菜掰成一块块小块,加上虾米,以及切成小段的小葱,加一点点盐调味,用热水冲开,味道极鲜,丝毫不输各类鱼汤,这在海产品稀缺的内陆城市,是一道不可多得的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