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娇宠纪_作者:麻逗(42)

2017-12-14 麻逗 年代文

  “上头会派人下来,一个锅子十斤粮食。”说到这苗铁牛也有些无奈,当初的锅子是免费收走的,说是支持大炼钢,现在却要花钱把锅买回来,可这有什么办法呢,据说城里的粮食以及很紧缺了,就等着这锅子卖粮补缺口呢。

  “怎么这样做事的。”村里人果然有些抱怨,但是他们也明白,这话和苗铁牛说也没用,是上头领导的主意。不过这十斤粮食也还算在能接受的范围内,他们只是抱怨了几句,也没多说什么。

  也不知道这大锅饭要取消多久时间,这锅子,还是必须得买的。

  这时候的人还不知道,这公社大锅饭一去不复返了。

  第21章 兄弟姐妹

  这家家户户都是好些年没开火了,一下子分了粮食,都不知道该怎么下手了。小丰村今年种了极少的水稻,所以分粮的时候,分到的多数都是玉米面,苞谷,番薯,还有少量的白面和大米,村里上jiāo任务粮后,留下了一部分明年的种粮以及喂牲畜的一些糠麸,其他的都分给了村里。

  这次分粮是按人头分的,不过苗铁牛也说明了,如果以后都不吃大锅饭的话,下次收粮之后分粮可不会那么简单按人头算,其中一部分得按每个人的工作量来算,也就是工分,人头和工分分粮比例五五分,这也是体谅那些家里劳动力少的。

  附近的几个村也都分了粮,小丰村那些嫁进来的媳妇回娘家以后也打听到了一些别的村的状况。

  这涟洋县一共有六个公社,其他公社各生产队的qíng况都不怎么好,相较之下,那些听了苗铁牛的建议,多种了些耐旱农作物的生产队还好些,至少在旱灾qíng况还没有最严重的时候,收获了一些粮食,省着点吃,好歹可以撑到下一次收粮,qíng况最差的要数和小丰村毗邻的三石村,一片片的水稻都被晒死了,稻谷gān瘪的仿佛只有一层壳,不仅jiāo不上今年的任务粮,连村里人的口粮都够呛。

  唐qiáng在三石村的口碑算是烂到家了,每天晚上都有人偷偷去他家屋外泼粪,他只能硬撑着,没有在自己身上找问题,反而彻底嫉恨上了苗铁牛。

  小丰村这一次分粮,粗粮加细粮,比例约是八比二,十四岁以下的孩子都分到了九十斤粮食,十四岁以上的都分了一百八十斤粮食,每家每户派代表领回去,至于怎么吃,就是自己的事了,反正队上是没有多余的粮食支援了。

  离下次收粮还有五六个月的时间,这些粮食省着点吃,多掺点野菜加点水是尽够了,甚至还可能有些结余,那些嫁到小丰村的,或是有闺女嫁出去的,都有些担心在外头吃苦的亲人,想着是不是匀一些粮食过去,这些苗铁牛也没管,他只是知会了一声,现在这天气怪,这饥荒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结束,下一次能收回多少粮食,收回的粮食够不够吃,这些都还是未知的,考虑清楚的,愿意把粮食送出去的,之后没粮食了千万别来找他就成了。

  他就这么大能量,现在这种qíng况能保证村里人不饿死,已经是老天爷示警的幸运了,其他村的,他也已经尽心提醒了,做了他该做的,无论结果如何,至少他问心无愧。

  顾家,顾建业现在是城里户口,这分粮自然也没他的事,这次分粮,家里一共分了八百零十斤,占大头的是番薯和苞谷,这东西多吃上火,可是在粮食都紧缺的qíng况下,谁还管这个啊。顾家虽然少了顾建业那块的口粮,可是却还是绰绰有余的,因为这顾向文和顾向武两兄弟现在才六岁呢,顾安安更是只有两岁,他们每人都分到九十斤粮食,压根就吃不完,还能剩下不少以备不时之需。

  苗翠花一领到粮,就赶忙让自家老头子和老儿子将粮食用板车推回了家,仔细地藏到地窖里,加上这些日子顾建业隔三差五偷偷拿回家的粮食,整个地窖堆得满满当当,敞开了吃也能让全家吃个一年有余。

  看着这么多粮食,苗翠花这心总算是不那么慌了,只是正如她大哥说的那样,这旱灾还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现在这qíng况,粮食还是不能敞开肚子吃,得有个规划。

  “爷,奶——”

  顾家人口不算多,苗翠花为人jīng明,在上头拿着锅子换粮的时候就换了一口铁锅,用来烧饭炒菜,至于烧水熬汤之前的那个土瓦罐也尽够使唤了,不需要白白糟蹋那金贵的粮食。

  村里人多数也是这么想的,除了那些一下子分到那么多粮食有些飘的,基本上都只兑换了一个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