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娱乐圈演技翘楚_作者:影谷(249)

2017-12-13 影谷 娱乐圈

  周导一愣,自是点头应是。

  莫殷这话一说,特别是那句“孙导忙着数钱都来不及呢”一出口,现场的气氛显然是在一瞬间平和了不少。

  这话若是由这里其他人来说,都难免显得有些不妥当。

  但由莫殷来说确实再合适不过的了。一来,莫殷本身也是《珠玉传》中的演员,演员用自己参演的电视剧开一两句玩笑也是常有的,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二来,孙导和莫殷关系好也是圈内大家所公认的,孙导平时看着就十分喜爱莫殷这个演员,这一点在场谁人不知?两人平常的互动就隐隐有种好友架势。拿好友开玩笑、损那么一两句也是正常的。

  何况孙导爱财这一点,在圈子里确实是出了名的。

  一时间大家都笑了起来。

  周导轻呼出口气,感激地看了莫殷一眼。

  还好今天有莫殷在场。这莫殷虽说来也不过是个新人,但这应对媒体的架势,却老练地仿若已经经过了千锤百炼了似的。

  其他人也许没注意,可周导却是听到了。

  莫殷刚才称她和孙导的关系,用的可是“师姐弟”,而不是“师兄妹”!

  这说明什么?!莫殷这是隐隐在提高她的地位,再向众人暗示周导也是个极有能力的,她根本用不着孙导帮助!

  只是“切磋”罢了,完全说不上是“指导”。

  这话若是放在其他人身上可能会听着有些目中无人。

  一个纯新人还敢自称是一个已经有不错代表作的导演的“前辈”了?!

  这可是要被喷死的!

  但在周导这却不是这样。

  一来,在年纪上,周导确实是比孙导大,在拜师先后上,从小跟着父亲拍戏的周导也绝对比只能称得上是其父半个徒儿的孙导先。无论从哪一方面而言,莫殷这一句“师姐弟”都当得起。

  二来,也是最重要的。孙导自己之前称呼周导用的便是“师姐”称呼,只是其他人只当他是谦虚、不当真罢了。现在偏有人要把它当真了,外界也说不了什么闲话。

  当然了,其实最最根本的原因仍是孙导如今虽然已经导出了一部《珠玉传》、收视率极好,但毕竟时间还短。

  若是那些成名久的,可无论如何不能这么说。

  莫殷这一打岔,周导心态也平了不少。

  她偷偷地深呼吸了一口气,正想开口说自己早已准备好的稿子,下面却又有人开口了。

  这次开口的是一个看着挺年轻的小伙子,问的问题却仍与刚才大致相同:“莫殷这么说,也就是说孙导确实会来《桃花源记》,‘指导切磋’一二了?”

  他这话一说,现场的气氛又尴尬了起来。

  莫殷特意看了那问问题的男记者一眼,见他长得似乎有些眼熟,似乎刚才提第一个问题时也是他第一个开口打的头阵。

  很明显,他这是在故意引着话题。

  事实上,一般开机发布会中,记者们并不会像现在这样在一开始就咄咄bī人地提这么多问题。

  一般的流程都是导演和演员们先开口念自己准备好的稿子。众人都一一讲完后,记者朋友们再根据刚才众人的发言来提问。

  也许会有在开头时提一两个问题的,但都是些很简单的、大局观上的问题,不至于连着两次都问这么咄咄bī人的话题。

  这种qíng况,要说这记者不是被人收买了,连莫殷都不信。

  平白无故的,记者们何必gān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又不能借此打听出多劲爆的消息好回去赚关注度!

  这记者这问题问的,不明显是在挖坑吗?他都加上“切磋”二字了,周导自然不能说“不会”,不然这和孙导的关系就冷了;可要是真应上了,有这“指导”二字在,日后哪怕《桃花源记》大卖,外界也只会以为是孙导“指导”的功劳。

  周导根本无法借此摆脱“没多少能力的新人导演”这一头衔。

  这记者的用心不可谓不毒。

  当然莫殷相信,以孙导的心xing人品,这自然不可能是孙导安排的,哪怕表面上看起来他似乎是得益的那个人。

  但也许那幕后之人要的就是这种效果……离间孙导和周导,让他们两人对彼此心生嫌隙,也好渔翁得利。

  莫殷皱了皱眉,正想接着开口,一旁的一直坐着不说话的赵霈灵却突然道:“这话怎么说的,我小学的语文老师可就教导过我,‘切磋’和‘指导’这两个词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可不是能并列使用的。这位记者朋友文学功底略有些欠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