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太子和长安王夹在中间的京兆府尹,哭都快找不准调儿了!
这要命的差事妥妥砸他身上了,人家不管是大理寺还是刑部,都找准了就不要洛楚宁,只说既然万岁爷把案子jiāo到他手里,他就应该负责到底,否则不是辜负万岁爷的信任吗?
若是整个朝堂的官员,都遇到点困难就想撤,那大晋国还有什么希望可言?
反正,各种‘上纲上线’,死掰活扯的就是把洛楚宁事件硬按死在了京兆府尹头上!!
只可惜,京兆府尹觉得自己‘头’太小,身子板太虚,实在是受不得太子和长安王的两方夹击,于是,他把心一横,把脸一抹,直接了当的就把事qíng,从头到尾,一字不落的写了个秘折,上报永平帝了。
彼时,永平帝正满心欢喜的等着封笔,准备欢欢喜喜过大年呢!谁知道,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京兆府尹一道折子,仿佛晴天霹雳一般,炸在了永平帝的头顶,把他炸的里苏外软的!
“什么?太子他……”竟然是个断袖,额,好吧,这个他早就知道了!但太子不止断袖,他还和大臣之子有染,还nüè。待臣妻,喜好幼童,nüè。杀宫女……话说,这样的太子,真的是他印象中那个虽然不大听话,但还是挺能gān的儿子吗?
说来,对于太子这个长子,永平帝还是很疼爱的——虽然比不上喜爱小儿子长安王——但太子到底是永平帝的长子,头一个儿子。有鉴于沈室皇族子嗣艰难的程度,永平帝是直到二十五,六岁的时候,才有了太子这个儿子,盼了那么多年终于发现自己不会‘绝后’,对太子……虽然是不怎么亲近的生母娘家人生的,但永平帝又怎么会不喜欢?
只是,那时,正是永平帝跟生母裴太后别扭着的时候,虽然听了她的话,纳了裴妃,且裴妃还给他生了儿子,但不知怎地,他就是不太爱跟裴妃亲近,平素除了晚上之外,都不怎么去裴妃宫中,而那时的太子……可是长期长在裴太后和裴妃宫中,永平帝不爱亲近她俩,自然……对太子的成长过程参加的也不够多了。
后来,几乎脚跟脚的,恭郡王,诚郡王和长安王陆续出生,个个健康开朗,个个粉嫩可爱,尤其是长安王,还是永平帝‘真爱’段修容生的,且自小儿就乖巧嘴甜会来事儿,有了这个贴心小儿子陪伴,永平帝便渐渐把原来很期待的长子扔到一边儿去了。
不过,就算偏心眼儿,但对于‘法定’要继承自己位置的太子,永平帝依然还是抱着一种奇异心理的。太子不争气吧,他怒其不志,恨其不争,但心底深处却隐隐安心。太子争气吧,他欢喜之余,又难免有些想挑刺儿……许就是因为永平帝反复无常的态度,太子小时候明明挺不错的孩子,结果长着长着,就莫名其妙长歪了!
说句心里话,永平帝虽然疼爱长安王,觉得没把最好的东西留给他,觉得有些过意不去。但……他当真,果然,确定没有废太子的打算啊。哪怕近来太子频频出错,在朝堂上被长安王和几个臣子怼的束手无策。但永平帝依然不想废太子。
那可是太子啊!!二十多年的储君,几乎是跟皇帝一样,是被‘神化’了的,令万民敬仰的人物。那是大晋国的根基!!哪怕永平帝乃帝王之尊,天下之主,可想废太子,依然是要付出差不多动摇国本,让万民不安的代价的!!
尤其,大晋国的国力并不算qiáng,虽然如今看来是风调雨顺的,可真算起来,内忧外患一个不少。正是因此,皇室传承才更应该稳妥,这才能安民心,顺民意……
长安王在找太子麻烦,太子在朝堂上势力在弱,说到底,他们挑出的不过小错罢了,根本动摇不了太子的根基。这也是永平帝对太子满意的所在——到底是从小儿jīng心培养起来的,知道什么事儿都gān,什么事儿不能gān……
可如今……京兆府尹呈上来的,那个莫名其妙冒出来的洛家姑娘言说太子所为的一字一句!!几乎是循环着在永平帝脑海中不断播放着……
“不成,钟四有,你去,把太子和太子妃,不,不用太子,只把太子妃和东宫几个侧妃,还有东宫总管,嬷嬷……挑几个管事儿的,给朕叫过来!!朕要亲自寻问!!”永平帝yīn沉着脸,咬牙切齿的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