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君欢_作者:村口的沙包(315)

2017-12-12 村口的沙包

  “慌什么。”

  傅念君打断她们。

  只说:“天清寺是谁挑的?”

  “是柳姑姑。”

  芳竹老实回答。

  仪兰到底比起愣愣的芳竹多几分聪明,这些日子傅念君的xing子变化她也多少能摸清了一二。

  试探地问道:“娘子可是觉得天清寺有什么不妥?”

  傅念君微微叹了口气,“没有。”

  她只是觉得有一些古怪,又说不上来。

  算了,柳姑姑也是一片好心,虽然她并不太喜欢这样的安排,可是这样的面子,总是要给的。

  “出城的事你们安排一下,多带两个人手。”

  傅念君吩咐下去。

  如今傅念君下达的指令,傅家几乎无人敢拖沓一步。

  隔了一日,傅念君坐着轻便的小马车出城去了。

  天清寺位于汴京城外东南,那里有一座自然形成的宽阔高台,因最早附近居住姓繁的氏族,故称为繁台,如今正是寒食清明时节,繁台之上chūn来早。

  四下望去,桃李争chūn,杨柳依依,晴云碧树,殿宇峥嵘,还有一座久负盛名的繁塔在此,这般热闹,天清寺建在此处,也不算显得落寞。此际城内出来了许多人郊游踏青,担酒携食而来,在此饮酒赋诗,看舞听戏,赏花观糙,烧香拜佛。

  “‘台高地回出天半,了见皇都十里chūn’,繁台chūn色,依然不负盛名啊”。

  傅念君在马车中探出半张脸,听着外头的嬉笑之声,瞧着这种种热闹,不由莞尔微笑道。

  “娘子果真好文采呢。”

  芳竹眨着眼睛由衷夸赞道。

  了不得,她们娘子现在也会出口成章了啊。

  坐在前头赶马车正赶得困的郭达听了这话差点一不留神摔下去。

  他只听后头傅念君的笑声传来:“这不是我写的,拾人牙慧罢了。”

  是嘛是嘛,这才正常……

  傅念君抿嘴笑了笑,写这诗的文人啊,此时大概还是个在故乡寒窗苦读的童生吧。

  好在车里柳姑姑芳竹仪兰几个也根本不懂这些,也没有觉得多奇怪。

  柳姑姑却也只能勉qiáng凑个趣,对傅念君道:“这繁台,也是‘梵台’,果真是与佛有缘。”

  傅念君笑着点点头。

  天清寺不大,今日因着天气好,香客也挺多,络绎不绝地进出山门。

  因昨日来打过招呼,提前有知客师父前来相迎傅家女眷。

  毕竟是傅相公家的家眷,天清寺也不会怠慢。

  傅念君一行人过了山门,就到了一个很大的庭院,左右两个井亭,庭院两侧,有宽大的庑廊,知客师父很尽职地介绍着前殿里的四大天王,傅念君一直跟着他慢慢地往后走,等过了大雄宝殿,就是供奉罗汉的圣阁,傅念君都进去看了看。

  圣阁后面却还有几个院子,傅念君见两个丫头也有些疲累,就不去了,索xing进了偏院去用斋饭。

  一路还听见芳竹在边上嘀咕:“还没外头繁台好玩……”

  柳姑姑正教训这不着调的丫头,“是让你来玩的还是有正事?玩心也太重了……”

  芳竹只好闭了嘴乖乖跟在后面。

  第216章 高僧

  外头天气很好,众人又走了些时候,难免觉得热,往厢房里一坐,倒是凉快起来了。

  小沙弥端上了清茶给众人解渴。

  傅念君见芳竹仪兰两个丫头凑在一起憋着笑正说着什么,问道:“在讲什么?”

  她两个小心翼翼地凑过来,轻声说:

  “娘子,这场景,像不像上回在万寿观,咱们痛打那个杜淮的时候?”

  就连站在门外的大牛大虎都没变。

  傅念君想到了当日杜淮的láng狈样子,也没忍住,一下笑出来,柳姑姑反而疑惑道:

  “这是怎么了?笑得这般起劲。”

  女孩子们huáng鹂一般清脆的笑声传出门去,让去而复返的小沙弥都有些不好意思。

  这里的斋饭做得粗糙,当然给香客食用的比寺里僧人吃的还要好很多,但是对习惯锦衣玉食的傅家人来说,就有些难以下咽了。

  柳姑姑也不舍得再去说芳竹和仪兰,她自己都觉得这滋味实在是不太妙。

  这天清寺还真是没听说过斋饭出名,不过做成这样也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