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太后又不是什么聪明人,这么多年来从来也没想过与儿子修复关系,满心算计地就是为徐家夺权,扶自己的大孙子肃王做皇太子。
皇帝气苦多年,觉得这世上最巴望自己死的人里,大概自己的老娘要算一个。
这样的关系之下,自太宗皇帝去世后,皇帝身边能带给他“亲qíng”的人,其实就只有张氏一个。
在陛下心里,张氏才是妻,自己的老娘和徐氏,就属于给他添堵的麻烦,只是碍着孝字,他才诸多容忍罢了。
徐德妃见状,立刻出言解围,她也晓得,自己唯一的指望就是徐太后,因此这些年来,她也不往皇帝跟前凑,一心服侍姑母徐太后指望老人家争气点多活几年,她的寿命熬过皇帝,徐家和肃王自然有好日子,要是徐太后先一步薨了,那可真是对不起,依照皇帝看他们不顺眼的程度,徐家也兴盛不了几年。
因此徐德妃难得替张氏说话,也顺便将早就准备好的话抛出来:
“官家,今日这般好景,正是该提几句诗词助助兴才是,新科几位进士都来了,何不让他们借此机会展示展示才学?”
张淑妃只是微笑,这个徐氏,在这点上是与她不谋而合。
皇帝点头,让身边内监派了个小huáng门去传话,让新科进士们今日好好赛赛诗词。
后头隔着帷帐坐着的各家夫人们也都神态各异,走过张淑妃和徐德妃路子的几位尤其忐忑,这新科进士里很有几个有才学有来头的,若是能有好机会求道赐婚旨意,这可是体面的大好事。
钱婧华的心qíng却不大好,她身边的连夫人拉拉她的袖子,轻声道:“一会儿指不定会来传你,给几位主子见礼时得机警些。”
钱婧华像是没听进去一样点点头。
她不是没有进宫见过皇后、太后诸人,可连夫人却独独提醒她这一回,也是同样抱着让皇上赐婚的主意,当然圣旨不可能今日下,不过就是指望着让官家对她有个印象,后面的事才能顺理成章。
赐婚给谁钱婧华心里早就有数,给六皇子东平郡王周毓琛。
自钱婧华进京那日起,她就明白自己会有这一遭,指婚给皇子,是钱家表的忠心。
可是张淑妃为人……
虽然东平郡王问鼎大位很有希望,钱家也很有意图想搏一搏,钱婧华却只觉得累,她对这些事qíng没有兴趣。
邠国长公主与卢家和连夫人有旧,当然这面子却还不够说动钱家把钱婧华嫁给周毓琛,更重要的原因来自于钱婧华的母亲。
她悠悠叹了口气。
连夫人的女儿卢小娘子卢拂柔轻轻握住了她的手,悄悄用嘴型对她说着:“别怕。”
钱婧华点点头。
几个穿着绯色公服的身影隐隐约约地出现在帷幕后,正是几个新科进士,正在回答皇帝的话,这里的女眷自然十分兴奋,连早就已经出嫁的安阳公主也伸着脖子去张望。
安阳公主是张淑妃最疼爱的女儿,如今宫里已无未嫁的公主,这位安阳公主自嫁人后就常常回宫陪伴母亲,屡有越制。
邠国长公主对安阳很不满,这不满当然有一部分来自于张淑妃,更有一部分是她觉得这安阳嚣张程度,似乎是妄图与她自己媲美,她可是太宗与徐太后的独女,唯一的长公主,岂是张氏的女儿能够比肩的,简直不自量力。
邠国长公主觉得自己被冒犯了,自然就很不客气地斥责了安阳,一点儿面子都不给她留。
众女眷一时不敢说话了,没人敢得罪这位高傲霸道的长公主,只管竖起耳朵听外头的声音。
第251章 请旨
“琼林宴时隔得远,没怎么瞧清楚,原来这位就是傅相公的长子,新科探花郎,如今一看,当真是芝兰玉树,一表人才。”
张淑妃笑着对皇帝说,不吝惜对傅渊的赞美。
傅渊眉眼不动,一派淡定自若。
皇帝微笑着点头,看得出来,他对傅琨父子是相当满意的。
张淑妃敢这么夸,也是因为膝下已无女儿可以婚配,倒是不怕人说什么,这样的俊秀人物也不可能做驸马折了前程的,不要说驸马,便是娶宗室女都是不可能的,因此张淑妃心思放得很明白,夸了两句很快就移开了话头。
“傅探花,听说你还有个胞妹,本位从来没见过,今日见到你,不由更对你妹妹好奇了。”
傅渊眉目一凛,原来目标不在他,竟在傅念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