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君欢_作者:村口的沙包(393)

2017-12-12 村口的沙包

  周毓白却是笑着对张九承说:“在我这里,江山与美人,从来就不是选择。”

  因为他不会让自己面临二者择一的两难境地。

  功成名就和得到幸福难道是什么非此即彼的矛盾之事?

  周毓白觉得许多人的想法都未免有些可笑。

  做皇帝就要薄qíng寡义,儿女私qíng便要用社稷江山来成全?

  他有能力做到,又为什么非要放弃其中之一?

  傅念君和皇位,都会是他的。

  第271章 禁足

  傅念君回去以后,芳竹和仪兰都已经吓破了胆子,尤其是仪兰,那一副面孔仿佛傅念君已经发生不测了一样。

  “听着,我没事,你再摆这表qíng出来,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傅念君严肃地警告她。

  仪兰点头,很庆幸,“幸好是寿chūn郡王送您回来的,否则……”

  她不敢把这个否则说下去。

  傅念君的名声已经够差了。

  总以为和那个齐郎君断地gāngān净净了,可谁知他又会纠缠过来,若是寿chūn郡王同娘子就此生了什么芥蒂可怎么办才好?

  傅念君担心的却是另外的事qíng,“爹爹和三哥知道吗?”

  芳竹摇头。

  只是傅念君心里却有点不安。

  第二天,果真她院子里就多了几个孔武有力的仆妇。

  她们对傅念君很是恭敬,只道:“娘子要在府里走动是可以的,若要出府,我们几个也会跟着您。”

  “只是跟着?”傅念君不信这样的鬼话。

  她们也很直白:“三郎君和相公首肯了,您自然是哪里都能去的。”

  这就是很明白的禁足的意思了。

  这几个人都是生面孔,打听了一下她就知道是傅渊从他名下的田庄里拨过来的人手。

  从前的傅饶华也总是三天两头被禁足,可是姚氏的人往往架不住她撒泼,傅琨又对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傅渊亲自对她出手,也还是头一回。

  他如今这么忙,还要抽空亲自料理她,傅念君倒是没想到。

  这种被自己的哥哥关在府里受罚的感觉,她从前倒是真没经历过。

  她微微叹了口气,待在府中也有好处。

  五月是个好时节,端午节后天气渐暖,傅家也有喜事。

  大娘子傅饶华的婚事终于定下来了,她挑挑拣拣这么久,眼看就快十八了,终于是定亲了。

  四房里金氏哭天抢地了半天,都拉不回傅四老爷的决心。

  “她是傅家的嫡长女,怎么能堪堪配个田舍郎,这也太说不过去了啊……”

  金氏哭嚎的声音那两天恨不得让全傅家的人都听见。

  傅家的嫡长女这个说法也没错。

  傅琨虽为长子,却因举业入仕,晚成婚,与大姚氏婚后她又过了好些年才得了傅渊,因此反倒让最小最纨绔的弟弟赶在前头生了傅家这一辈的长女。

  只是这傅四老爷的嫡长女说出去谁认识?

  金氏素来就爱打小算盘,她虽看不懂什么朝堂政治,但是眼看这些天到傅家拜访的人络绎不绝,她就觉得这是个好征兆。

  借着“傅家嫡长女”的名头,她的女儿或许还能搭上这股顺风,寻个好姻缘。

  只是傅琨早就出言不肯再管他们的事,而傅念君又将傅家把持地厉害,就是金氏想走走傅琨身边老仆的路子都不行。

  如此傅四老爷自然不耐烦了,傅琨已经不止一次催促他,傅饶华不定亲,傅家剩下的姑娘怎么办。

  因此在“有心人”的诱导下,他就择了一个年轻学子,名唤徐信。

  话说这徐信也是有了功名在身,今年二十岁,生得端正体面,按理说算是少年得志。

  只是他这功名,考得却是明经,而非进士。明经及第分四等,这徐进成绩也算不错,考了第一等。

  可这明经和进士实在是差得太多了,也不怪金氏死活不肯。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三十岁的明经就算老了,这两科在难度上可说是天上地下,明经科主要考儒家经典,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和政论,不是死记硬背就能考上的,而大宋文人大多自视甚高,因考取明经便不能考进士,大多宁愿读书到白发苍苍也要考进士。也正因如此,进士的官职和社会地位,都不是明经可以比拟的。

  这徐信不考进士考明经,其实并非他才学不够。他家住开封府陈留县,也算是有屋有田,殷实富足,只有一个寡母,病重羸弱,徐母今生愿望,就是能看见儿子做官入仕,徐信为了完成母亲愿望,实在耗不起考进士,就报了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