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二楼的包厢里还有一些女眷,有几个小娘子刚才还咬着帕子偷偷看这美少年。
可在他结束对苏选斋的一顿bào打之后,人家留下几声惊恐的尖叫,就全部消失了。
齐昭若的拳头上甚至还沾有一点血迹。
他对着齐循点点头,很随意地将血迹在自己身上抹gān净。
“喝茶?”
他问齐循。
毕竟这是他们的初衷。
“呃……”
齐循突然不知道该如何回复了。
茶坊老板正高声喊叫着:“让让,都让让,快去请郎中去请郎中,快快!再晚要出人命了。”
齐循道:“恐怕这里……环境不大好,换个地方吧。”
“也好。”齐昭若表示认可,伙计都去抬苏选斋了,怕是没有人给他们上茶。
其实他下手有分寸,知道怎么样让苏选斋看起来最惨最可怕,却不至于伤到要害。
齐循见他这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心下也不由发寒。
他确定了两点。
其一,他真是小看齐昭若了,而且不止是他,邠国长公主怕也是一样。
其二,那位孙二娘子,可能真的是国色天香。
******
齐昭若对苏选斋的那一顿打可以说是彻底名扬京城了,再加上有心人的刻意渲染,二人为了孙二娘子大打出手险些闹出人命这样的消息以不同版本却相同速度快速流传开来。
周毓白听得直笑。
江埕一直负责着苏选斋的事,他愁眉苦脸地和周毓白禀告:
“苏选斋这小子一直躺着哼哼,说齐郎君下手重,吵得人头疼,郎君您看……”
周毓白道:“不必惯着他,齐昭若下手知道分寸。”
这苏选斋,也算是个不驯的人,如今渐渐风头回来了,傲气就重新生出来了,因此江埕也不敢放松,时时敲打着他,总算他也不是个小人,不敢忘记雪中送炭的恩qíng,也知道自己该为谁尽心做事。
周毓白为了筹谋苏选斋这件事,也算花了不小的力气。
圣上欣赏苏选斋的诗词其实不假,虽然并没有像传闻说的那样传召他进宫,却是八九不离十了。
他是在身边近臣桓盈的府邸中接见了苏选斋。
桓盈与周毓白的关系不错,而他也在皇帝身边很说得上话,皇帝知道苏选斋有如此才华之后,便隐隐可惜他当日殿试落选。
后来皇帝还特意让人将他殿试之时的卷子找出,重新审了一遍,才发现自己当日多少有些被qíng绪左右。
苏选斋的文章实在算是上乘之作。
只是金口玉言下了决断,再也不能更改。
周毓白通过一番斡旋说服桓盈,桓盈便提了几次,皇帝便微服出宫,便在他府上见了苏选斋,还命人誊录了他的所有诗词准备带回宫去,并且亲自发话,待他三年后再入选殿试。
周毓白知道,天子对他说出了这样近似允诺的话,苏选斋难免欣喜若狂,尾巴翘上天。
对他而言,皇帝愿意再给这样一次机会,就已经是无上恩宠了。
而周毓白这里,接下来准备的事,就是苏选斋的婚事。
周毓白一直按兵不动,是一直在等时机成熟。
这时机,就是此刻。
满京城的风言风语,即便不能造成实质xing的伤害,舆论却会毫无意外地偏帮弱势的一方。
孙计相本就失德在先,言而无信,苏选斋问他讨回这个婚约,理所当然。
何况孙计相的大女婿,今科状元郎秦正坤,很可能是幕后之人的安排,苏选斋与他做了连襟,在争取孙计相这方面势力时,周毓白就不至于完全无招架之力,处于被动地位。
毕竟如今的局势,幕后之人还没本事将所有权臣笼络在手。
“让他养好伤,再过几天,时机就差不多了,孙家那里也可以筹划了,他在家乡只有一个寡母,让董先生捏个富户员外的远亲身份出来给他……”
江埕有些忐忑地问道:“郎君可有把握,对于孙计相的决定?”
周毓白笑了笑:“他当然会同意的,出了这件事后。”
孙秀也是要脸面的人,何况齐昭若如今给人一个如此bào戾的印象,孙秀不可能把女儿嫁给他。
而周毓白料想的确实没错,随着流言甚嚣尘上,孙家也确实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