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家祠堂里一场大闹,姚安信和方老夫人夫妻两个相继病倒,傅梨华还被送回了林家,李氏和姚三娘也被方老夫人惩戒,想来是皆大欢喜了。
可是没成想,那姚三娘先前出府,竟是正好遇到了与齐昭若同游京城的齐循,她这才晓得亲娘说的好人才是什么意思,竟是一眼就瞧中了他,回去就哀求李氏想办法。
她是笃定了自己和这位齐小将军有缘的。
李氏也不知哪根筋搭错,别的不学,偏要去步她那小姑子姚氏的后尘。
于是母‘女’俩一合计,竟派人把这事闹到了镇宁去,要叫齐节度使一家负责。
齐家那里,本来齐昭若都将邠国长公主劝服了,齐循也因为自作主张退还八字,这亲事自然是不好再谈下去了,齐循的母亲正是忐忑怎么傅家也没点动静,倒是等来了姚家的人。
闹得那镇守军中人人都晓得,左卫将军齐循这是沾上了桃‘花’债。
第363章 装傻到底
原来那李氏的人过去一顿缠夹,说是姚三娘的庚帖被齐家要了去,又被齐循不顾长辈脸面私自再退了回去,齐家是不肯认这门亲了。
齐家没经过正经媒人,私藏姚三娘庚帖,这是其一,齐循又再次私自退回,将姚家人玩弄于鼓掌之间,这是其二。
条理分明,桩桩件件说的清清楚楚,甚至抬出了邠国长公主这尊大佛,要问他们好好讨个说法。
坏就坏在邠国长公主与方老夫人见面,何时何处,李氏早就打听了清楚,甚至还有半真半假的人证,说是齐家不认,就要告到公堂上去。
话都说得这般重了,就不像是纯粹来闹事的了。
那齐家也是有头有脸的,而姚家也是武烈侯府,都是武将家族,要说两家的家世,也算是合宜了,但是从没有两家量媒说是闹到这样地步的,毕竟罕见。
因此大家都纷纷议论,猜测这其中的真假。
齐家也觉得头疼,要说傅家找上门来倒还好说,这姚家算是怎么回事?
齐延揪着儿子的耳朵bī问,问他究竟在京城里背着他们做什么了?
问得齐循也是手足无措,连声辩解说没有。
偏姚家占着道理,方老夫人和邠国长公主串通的事不能见光,姚家是不怕撕破脸皮,但是齐家怕啊。
这件事是齐家理亏,偷偷私藏了未嫁小娘子的八字,不论是傅念君还是姚三娘,他们这样做,就是有违道德,打定着拿捏人家小娘子名声的主意。
这件事没有办法风过水无痕。
齐家要耍赖不认,首先要傅家配合。
因此齐延夫妻也顾不得丢脸不丢脸,直接先让人送信去了傅家,言辞恳切热忱。
齐循终究还是觉得应当自己再去一趟京城。
而齐昭若这些日子都住在他家中,自然也很快知道了整件事。
难怪齐昭若就这样回京了,傅念君如此想道。
“我今早收到那信,立刻就去了姚家,一问之下竟真的……”
傅渊连连冷笑,脸色黑如锅底。
傅念君还在脑中细细梳理这件事qíng,一时没有回复傅渊。
傅渊见她愣神,挑眉问道:“怎么?”
傅念君做恍然状,只摇头问他:“那三哥打算怎么做?”
傅渊冷笑,反问她:“反正都是像吃一只苍蝇,怎么吃都是恶心,我还能怎么做?”
傅念君忍不住笑出来,没想到有朝一日饱读诗书的傅渊会用这样粗俗的比喻。
可这事确实就像吃苍蝇一样恶心。
本就是傅家的无妄之灾,却因为方老夫人和李氏的捣‘乱’,如今他们只能二选一,要么认可姚家的说法,那么自然齐家只能认栽,毕竟原本他们就不是光明磊落,加上邠国长公主的‘抽’手,他们就只能结下这‘门’亲事。
或者傅家是认可齐家的说法,替齐家全了面子,将他们‘私’自拿了庚帖一事矢口否认,齐家当然会感‘激’不尽。只是这样做,无异于让傅渊兄妹倒过头来去帮助坑害自家之人。
凭什么?泥人尚有三分土‘xing’子,他们姓齐的接二连三欺rǔ上‘门’,傅渊自问没有这么好脾气,还要损自家‘门’楣去帮他们解决麻烦。
傅念君摇头苦笑,“她们何必用这种法子,好好去同齐家说亲就是了。”
傅渊说:“你当武烈侯府还是当年?若是我们的嫡亲表妹还好说,舅舅与齐大人同是节度使,齐家背后有齐驸马和邠国长公主这样的皇亲,而舅舅也有我们家和梅家,可李氏的‘女’儿,沾地上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