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想着,周敏夹了一筷子土豆块,放入嘴里。
嗯,她的手艺还是那么好,并没有因为长时间没做而退步,可喜可贺。回头到了中秋节,或许也可以杀一只兔子来做。
没办法,现在的齐家,也就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做这样的大菜了。
第37章 嫩玉米棒子
这日周敏和石头回到家时, 太阳已经快要下山了。
桌上还摆着碗碟,饭菜做得堪称丰盛,而且并没有等他们就动筷子了。齐老三和安氏则各自坐着, 沉默着没说话。
周敏一进屋就感觉到气氛不大对,看了一眼桌上的碗筷数目, 便问, “今天来客人了?”
什么样的客人需要这么客气的招待?
她甚至还看到了酒坛子。要知道齐老三因为之前身体不好, 被勒令不许喝酒, 就是好了也没有再沾, 也就是过年过节会小酌两杯。酒坛子更是被他藏得好好的,不肯拿出来。
“是你大舅。”齐老三道。
周敏瞬间了然。
虽然上回去小河村的时候,她并没有见到几位舅舅, 只跟舅妈们照了个面,不过俗话说得好,不是一家人, 不进一家门, 只看大年初二,明知妹妹要回门, 三人却都不在家, 便能明白男主人们的态度了。
“是为了土豆来的?”周敏将手里的香蜡纸烛放在桌上, 一边随口问道。
齐老三点头, “是的。”
“给了吗?”周敏看向安氏。
安氏低下头, 仍旧由齐老三代答, “之前就说了最小的那一起留着送人, 你娘称了十斤出来,结果你大舅嫌弃东西不好,数量也少,觉得你娘不诚心,根本没要,气冲冲的走了。”
其实安大舅之前的言辞还要激烈得多,因为看到堂屋里还摆着一筐预备来卖的中等土豆,便将安氏破口大骂的一顿,说她翅膀硬了不知感恩是个不孝女,有这样的好东西却不知送回家去孝敬爹娘,他这个做哥哥的上门,还拿最下等的来敷衍,怒不可遏的样子简直好像他占着公理,来齐家要东西是天经地义。
结果被齐老三硬邦邦的顶了几句,说家里日子过不下去了,也没有亲戚周济,就等着卖了土豆的钱来救命,正是因为念及岳父岳母,才匀出了一部分送给他,不收钱。别人再没有这个待遇。
周敏卖掉土豆的消息还没有传扬开,安大舅自然不信,继续口不择言的大骂,结果齐老费从门前路过,冷笑着道,“老三,你这些土豆可是已经答应卖给我们世云的,可不能胡乱送人。”
齐世云在县衙当差,十里八村的人都很清楚。安大舅听了这个消息,一时又惊又疑,再被齐老费讽刺几句,土豆也没要,就急匆匆的走了。
不过看样子,也只是向再看看形势,估计以后还会来。
说到底无非是欺软怕硬,周敏笑了一声,“他不要更好,咱们自己留着。”又对安氏道,“娘也别伤心,你看着吧,咱们家要是立起来了,有的是他们求上门来,恨不得把你供起来的时候。”
之前她光是觉得安家这种亲戚糟心,但那是建立在他们态度qiáng硬的基础上,就像今天。但安家人都生了一双势利眼,如果知道他们家跟县衙也有关系,背后有人撑腰,这态度估计很快就要变化了。
至于以后,齐家的日子只会过得越来越好,安家这种穷亲戚,识本分的话,哄得安氏高兴了,给点好处也无所谓。
天地良心,周敏完全是因为安氏好像挺在乎家人,所以才会这么说。
却不想安氏反倒抬头瞪了她一眼,“胡说八道什么?就是他们真的把我供着,为的难道会是我这个人?从来你外公外婆就只看重三个儿子,我以前看不开,总想在他们面前挣个脸面,让他们承认我,可他们承认的哪里是我呢?”
人心都是ròu长的,要说安氏有多孺慕孝顺父母,那是笑话。那些冷言冷语,哪一句不让人难受?她没那么大度不计较。
她之所以在乎娘家,无非是不甘心。身处困顿中时,这种不甘心就表现在她明明知道会被冷嘲热讽,还是忍不住贴过去。但现在安家主动凑过来,她才发现真正能够给自己底气的,其实是现在这个家。
就算能给足了好处让安家人对自己笑脸相迎,那又如何呢?恐怕他们背地里还会觉得她是个傻子,好哄得很,说几句好话就能够占到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