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山泉有点田_作者:衣青箬(208)

2017-12-12 衣青箬

  这个故事的后半部分完全可以忽略,前半部分让小时候的周敏蠢蠢yù动,每次去乡下都试图往爷爷家的菜园子里埋点儿东西,然后被完全不理解这种小女孩心思的母亲bào力镇压。

  好容易现在轮到自己做主,自然不会吝啬这种机会。

  但不了解却不影响石头纵容周敏折腾,所以这会儿他在旁边帮着递东西的态度十分积极。

  每个坛子都写好之后,周敏将其中一坛单独搬到角落里,用稻糙掩盖起来,然后朝石头做了个“嘘”的手势,“这事只有我们两个知道,不能说出去。”

  石头建议道,“这里地方太小,随便一找就找到了,要不咱你的小楼下面也挖个地窖,搬过去藏起来?”

  周敏仔细思考了一下这个提议的可行xing,最后觉得太过兴师动众,还是算了,“咱们家又没人会偷喝酒,都知道是我放的酒,就算发现有一坛单独放着,应该也没人会动。”

  是了,她现在可不是小时候不管什么东西老妈都想帮忙规整好的年纪,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各种安排和规划了。

  最近周敏经常会想起以前的事。——或者确切的说,是现代的事。

  也许是时间过去了太久,她已经不会像最初的时候,不敢去回想过往,甚至只要一想到就湿了眼眶。周敏不知道这是因为自己成长了,还是时间抹去了那些过于浓烈的qíng绪,但她忽然喜欢回忆了。

  周敏发现,回忆真是一种神奇的,历久弥新的东西。

  按理说,小时候经历过的那些事qíng,应该都逐渐淡忘了。但来到这里之后,她却时常能够在某些提示之下,又重新想起来。然后发现,记忆中的画面仍旧如此鲜明,并不因为其发生的时间遥远而变淡几分。

  在童稚的年纪,她曾经有过无数天真的想法,其中大多数不曾实现过,就被淹没在了时光之中。

  所以现在能够想起来的,周敏都不吝将之一一促成。

  也许这也是自己“返老还童”的附加品之一?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是连绵不绝的雨季。周敏不喜欢这种天气,外面到处都是泥泞不说,连自家山上的雨水都跟着bào涨,池塘也有满溢之势。如果不是提前挖好了排水沟,或许山脚的一部分土地会直接被淹没。虽然那里目前并没有种太重要的东西,而且水退了就没问题,但还是让人心qíng不快。

  不过石头倒是提出了一个想法,或许可以引池塘水到山脚,然后营造出一片水田出来。

  水田和旱地的分别显而易见。因为万山村的水田有限,到现在更都是有主的东西,所以虽然齐家现在已经赚了不少钱,但名下田产仍旧只有向族中换来的那两亩,种出来的水稻,也只堪堪足够自家吃,有时候还得跟村里人换一些。

  若是能够在山脚营造出一片水田,周敏的各种谋划自然更从容些。毕竟谁也不能否认,因为雨水会带来山上淤积的泥土,所以水田的品质往往比山地好很多。

  而且有山有水,有田有地,也更符合古人寻求的自然之道。

  齐家山的规划本来就只有一个笼统的概念,大部分地方还没有具体决定,所以石头提出这个想法之后,一家人研究了几天,觉得好像不错,便将此事给定下来了。不过挖土改田是大工程,也不用着急,可以等冬天农闲的时候再去做。

  七月里,又到了吃嫩玉米棒子的季节,唐家楼跟往年一样,开始出售那种味道极好的玉米棒子。

  但不同的是,今年他们家的玉米棒子,居然也分出了等级。

  而且县城里不知怎么突然开始流传,这种玉米与普通的玉米品种不同,名字叫做“huáng金米”,不但滋味更好,而且还别有神效,尤其是对于读书人而言,若能时时食用,大有裨益。

  这种流言一开始出现的时候,自然谁都不信,但是三人成虎,传的时间长了,自然有人将信将疑。

  又有人将两种不同等级的玉米进行比较,发现果然其中一种味道更胜,另一种则略淡一些。这反倒更证实了huáng金米的特别之处,毕竟其中对比也算得上明显了。

  有人向唐掌柜询问,他却只是笑而不语。

  但就是这种态度,不但没人觉得他是心虚,反而都觉得也许这种传言并不是空xué来风。毕竟唐家楼每年所卖的玉米有限,而大多数只供给那些富贵人家,价钱也不贵,若不是好东西,那些人怎么会争抢着买?之所以不往外宣传,就是想独自占下这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