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声点头道,“这是正理,等我回了五爷,便将此事筹备起来。都是些闲杂琐事,在村里雇人即可,到时候还请周姑娘帮忙。”
周敏一边点头,一边不自觉的多看了他几眼。
以前邱五爷的身体不好,瑞声跟在他身边,就跟个隐形人似的,半点存在感都没有。现在邱五爷打算做点儿事了,周敏发现瑞声身上的气质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是没有存在感的从者,而更像是个大管家了。
要不说世家底蕴深厚,这样一个人才,就放在邱五爷身边照顾他的起居。如果他的身体始终没有好起来,那瑞声再多才能也只得埋没了。
不过看瑞声的样子,似乎也不大在意这些。
从别院出来,周敏正要回家去,往码头那边一看,却正好见有船只靠岸。想着唐一彦这次回去还肩负了去请他七叔出山的使命,便转了个方向,下山往那边去。
从永嘉十年,齐家就开始打理这篇山坡,到现在已有快四年的时间,就连两旁的行道树,也都已经长得郁郁葱葱、亭亭如盖。
这条大路上种的是桂树,这个时节桂花还未完全过季,风一chuī便闻到淡淡的桂花香气。周敏这一路行来,只觉得自己身上似乎都跟着染了花香,就连心qíng也跟着舒畅起来。
才下了山,果然远远看见唐一彦从船上下来,指挥众人搬运东西。
周敏加快脚步走了过去,唐一彦转头见了她,便笑道,“你来得巧,有你弟弟着人捎回来的书信。”
“真的?”周敏闻言又惊又喜。
知道行路艰难,所以她是没指望过什么家信的。反正不论去了哪里,到过年的时候,石头肯定会回来。但话虽如此,若是能够收到书信,自然更好。
唐一彦从袖子里取出书信递给她,“生怕丢了,我亲自收着的,你看看是也不是?”
周敏接过来,一看上面的字迹,脸上就多了几分笑意,点头道,“果然是石头的字。”又qiáng压着拆信的冲动,对唐一彦道,“石头这还是头一次出远门,家里两位长辈都深为惦记,既然有了信,我就先送回去了。”
唐一彦看着她的视线里多了几分复杂,片刻后才哂然一笑,摆手道,“去吧。”
周敏却根本没有注意到他的神态变化,点头致意之后,就转身快步往山上走去。走了一会儿,嫌速度太慢,索xing小跑起来。
虽然已经是深秋时节,但天气还并不冷。周敏跑了这么一路,额上不免见了几分汗意。安氏正在门口借着天光整理东西,见她这么急匆匆的跑回来,不由问,“这是怎么了?”
“石头来信了!”周敏笑着道,“爹呢?”
安氏惊得直接将手里的东西丢了出去,慌不迭的站起来,“可是真的?信里写了什么?”见她手里拿着信,便要伸手来接。但旋即又想起自己并不识字,有些期盼的看向周敏。
周敏道,“还是等爹回来了一起看。”
虽然石头走后齐老三一个字都没提过,但心里肯定也是担心的。既然有了消息,自然是全家人一起看,免得他觉得自己被撇开了。
安氏点头,“对对对。”想了想又道,“你爹八成是在果园那边,我去叫他回来。”
不一时两人匆匆赶回来,齐老三一伸手就从周敏手里将信接了过去,撕开封口,拿出书信打开看了起来。安氏虽然不识字,也挤在他身边跟着看。周敏不好意思去挤,只能站在一旁等着。
好在齐老三很快就看完了,回过神来也有些不好意思,将信往周敏手里一塞,“咳……敏敏,你来念给你娘听。”
周敏笑着接过信,一句句念了起来。
这种不知道辗转了多少次才送来的信,自然也不可能写什么要紧的东西,所以信里在报了平安之后,又简单的写了写这一行的路线。原来跟唐家的商队分开之后,他们就一路去了江南。石头在信里说,那边的风物与这里大不同,他给大家都买了礼物。信的最后,让大家都别惦记他,过年时必定能回来团聚。
再看落款,好么,这信居然是端午之后写的,竟直到如今才送回来。可见古代的书信传递之慢,真有什么要事,用这种方法传递消息,等送到时huáng花菜都凉了。
不过报平安已经足够。
听完了信,安氏便道,“石头既然来了信,咱们也该写一封去,让他在外头保重自己,别挂心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