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山泉有点田_作者:衣青箬(83)

2017-12-12 衣青箬

  然后就轮到周敏犯愁了,这么多,扔了可惜,但吃——一家人就算连着吃一个星期,估计也吃不了那么多吧?

  后世周敏倒是听说过蕨根粉,但那是用地下挖出来的陈年蕨根熬成的,这种新鲜水嫩的蕨菜根本没用。她思来想去,最后决定将这些蕨菜都泡起来。

  万山村这里的泡菜,应该叫做酸菜。

  做法非常简单,将生菜洗净之后,放在烧得滚烫的热水里汆一下,不需要煮得熟透,只要表面烫死了就可以。然后将之封入坛子里,用一块石头压住,如果有之前的酸汤水最好,没有就把煮菜的水倒进去,然后密封发酵,过个十几天就可以拿出来吃了。

  无论是用来炒菜还是凉拌,滋味都是一等一的好。

  所以回家之后,周敏就开始收拾蕨菜了。因为蕨菜表面有一层细绒毛,所以她直接拿井边去反复清洗,将能够除去的部分冲掉,剩下的也就没什么大碍了。

  接下俩的工作则是由安氏接手,毕竟她做这些小菜是最拿手的。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生活又重新规律了下来,每天上山去看看地里的庄稼,然后继续在旁边开垦新的土地,时不时从山林里发现一些可以吃的东西带回家,日子过得忙碌而踏实。

  转眼就到了五月初五,端阳节。

  安氏一大早起来,就去河边采了菖蒲和艾糙回来挂在门口,周敏则是将昨晚和好的面拿出来,预备蒸馒头。

  她本来是要蒸包子的,但没有新鲜ròu,素菜包子她并不觉得自己能做得好吃,只能罢了。反正馒头吃着还扛饿,要是嫌口味单一,再炒菜就是了。

  等她将面揉好切块,石头也已经烧好了火,将锅架在了炉子上。周敏连忙jiāo代,“石头,放点jī蛋在下头,等馒头蒸好,jī蛋也就熟了,省得再费一道火。”

  石头应声去拿jī蛋,但走了几步,又回头问她,“阿姐,煮几个?”

  虽然周敏一早就说过那些jī算是他的,生下来的蛋也由他处置,但除非是安氏或者周敏做,否则石头平时自己不会多吃一个jī蛋。拿去镇上卖也好,用来孵小jī也好,吃掉也好,全部听凭安排。

  周敏想了想,道,“今天过节,不用节省,一个人三个。”

  再熬点粥,就着馒头,jī蛋和咸菜,早上这顿饭也就可以称得上丰富了。

  石头将jī蛋放进锅里,加了水盖上盖子,没一会儿水就开了。周敏在锅里放上一个铁丝扭出来的三脚架,然后将摆满了馒头的笼屉放进去,再放好盖子开始蒸,二十分钟左右,馒头和jī蛋就都熟了。

  面粉不是顶好的那种,本来就带着一点灰色,蒸出来的馒头自然也就不是街上卖的那种雪白的颜色,但味道却半点都不差。周敏夹了一个给石头“试试熟了没有”,结果他几口就下肚了,脸上还带着几分意犹未尽之意。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别说石头,就是周敏自己,一顿饭不吃三碗都打不住。毕竟他们每天都要上山下地,做的是体力活,消耗自然不是城市白领能够比拟的,胃口当然也更大。

  前两天安氏才说过,家里的米已经快不够吃了。

  那还是跟冬婶家赊来的呢。虽然冬婶说过好几次不用还,但周敏却不可能真的厚颜答应。她的打算是等土豆熟了之后用土豆去还,这样冬婶家也能换个口味,明年的种子也就有了。

  这些土豆,周敏寄予厚望,是打算等村里人看到收成之后,卖种子给他们的。价钱会比县城里更便宜一点,用米来换也可以,而且不用大老远的跑去买,想来会有不少人感兴趣。玉米也是一样,不过成熟要等到七八月份,暂且不提。

  好在剩下的米再坚持一个月应该没问题,到时候土豆也就应该成熟了。

  馒头这种新产品得到了一家人的一致赞誉,周敏蒸得已经不少了,却还是吃了个gāngān净净。就连石头也难得一见的靠在墙板上,露出几分餍足之后懒洋洋的神态,抚着肚皮不愿意动弹。

  周敏将最后一口粥喝下去,拿起放在旁边还没剥开的jī蛋递给他,“再吃个jī蛋?”

  石头有点动心。虽然说吃饱了,但一个jī蛋总是有地方塞下去的。然而一人三个jī蛋,这是周敏的份,他吃了,周敏自然就少了。所以石头犹豫了一下,还是摇头。

  周敏直接把jī蛋塞进了他手里,“拿着吧,我吃不下了。”见石头要推,又道,“再说jī蛋又不是没有了,要吃明天再煮就是。”